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斯

乌斯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乌思、兀儿速惕、兀刺速惕、兀速等。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其居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乌斯河流域。《元史·地理志》:“乌斯亦因水为名,在吉剌吉思东、谦河之北”。与帖良兀、客思的迷等部相邻。元太祖二年(1207),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所征服。元至元七年(1270),忽必烈任命刘好礼为益兰州五部断事官,该部为断事官所辖五部之一。该地道路崎岖,交通困难,元朝政府曾在此设立两个驿站。其俗每岁六月上旬刑白马牛羊,洒马湩,于乌斯河畔祭河神。

猜你喜欢

  • 白夷

    参见“白衣”(594页)。

  • 甲?

    见“克”(985页)。

  • 阿敦昂邦

    官名。满语音译。“阿敦”意为“牧群”,“昂邦”意为“大臣”。即清代内务府上驷院卿,设2员,正3品。参见“阿敦”(1198页)。

  • 大横帐常衮司

    见“大横帐”(90页)。

  • 抚瑶土官

    畲族地区设置官员名,又称“��官”。明朝于闽、粤交界的畲族地区设置土官,用以管理畲民,征收赋税。因史书上对畲、瑶民族的记载,往往混淆,或称畲族为瑶族,对畲区官吏称为“抚瑶土

  • 喇嘛什希

    ?—1647清朝将领。蒙古族。科尔沁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图美子。土谢图汗※奥巴从弟。天聪七年(1633),向后金朝贡。崇德元年(1636),封札萨克镇国公,世袭罔替。二年,随承政尼堪由朝鲜进征瓦尔喀,

  • 那没罕

    见“那木罕”(929页)。

  • 护骨

    见“纥骨”(944页)。

  • 豁罗剌思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火鲁剌思、火鲁剌、豁里剌儿、火罗剌思、火里剌、郭儿剌思。※弘吉剌之别部。据《史集》,相传是产生于“黄金壶”的3兄弟中幼弟之后裔;依《元朝秘史》,为豁里剌儿台蔑儿干

  • 功嘉葛剌思

    即“胆巴”(17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