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浒人

乌浒人

东汉至隋唐时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乌浒蛮、乌浒僚,唐代称乌武僚、西原蛮、黄峒蛮、峒僚。分布于广州以西,交州以北(今广东、广西一带),集中居住在广西的左、右江流域及钦州、合浦、玉林等地。 《后汉书·南蛮传》:“灵帝建宁三年(170)冬十二月,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开置7县。”即潭中(今柳州、柳城、融水、融安、鹿寨等)、领方(今宾阳、南宁一带)、临尘(今扶绥、崇左等地)、增食(今平果、田东、田阳等地)、定周(今宜山、河池等地)、雍鸡(今龙州、宁明等地)、布山(今贵县、横州一带)七县。有“鼻饮”、击铜鼓、住“干栏”、“凿齿”(打牙)等文化特征。即瓯骆人后裔,今壮族先民。参见“瓯骆”(1378页)。

猜你喜欢

  • 汉藏史集

    藏文书名。全称《汉藏史集贤者报喜世间明鉴》。达仓巴班觉桑布(梵文名释迦嘎年施利甫迪跋扎,简称叶如达仓巴)著。明宣德九年(1434)撰于达纳屯孜。初见锡金甘托克手抄本。美国有影印抄本。1985年四川民族

  • 拉仁布与琪门索

    土族叙事长诗。约300余行。流行于青海互助、民和、大通等地。内容为富家姑娘琪门索爱上在其兄家当牧工的拉仁布,遭到兄嫂反对。在拉仁布遭杀害尸体火化时,不燃,琪门索闻讯悲痛欲绝,冲破监禁,哭祭拉仁布,将头

  • 黄藏寺

    裕固族最早的喇嘛教寺院。亦称古佛寺。因后迁至夹道地区,又称夹道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曼台部落所在地。建于明末,曾多次重修。寺院规模不大,有法台、提经。受青海郭莽寺(又名广惠寺,在大通县)管辖。

  • 关向应

    1904—1946中国共产党员、中国工农红军政委。满族。辽宁金县人。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赴苏联留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中共河南省委、共青团中央组织部工作。在党的第六届

  • 哈柯文化促进会

    民国时期新疆进步文化组织。全称为“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文化促进会”。1935年成立。会长伊斯哈克拜克,(柯尔克孜族),成员多来自哈、柯两族。初成员多为部落和宗教上层,后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活动加强,

  • 乌呼图部

    肃北乌呼图地区蒙古族总称。大约在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三年(1864)间,青海察罕诺们罕旗属民,因不堪札萨克王公横征暴敛,先后有数十户牧民移居色尔腾地方。嗣以色尔腾人畜众多,牧地紧缺,复自色尔腾移

  • 弗鲁讷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作库哷讷河卫,并说清代库哷讷河在吉林城(今吉林市)西南百余里,出库哷讷窝集。

  • 格林包勒

    蒙古语音译。“格林”意为“家”、“包勒”意为“奴仆”。清代蒙古封建王公贵族的家奴。一般为主人服各种无偿劳役,不入旗籍,不服兵役,没有人身自由,得到主人允许可以娶妻成家,仍世代为奴。主人可以将其买卖、转

  • 豪格

    1609—1648清初宗室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长子。初从征蒙古察哈尔、鄂尔多斯诸部,因功封贝勒。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随贝勒代善征扎鲁特部,尽俘巴克等十四贝勒。天聪元年(162

  • 岭南风俗记

    书名。壮族风俗志书。1篇。北宋吴处厚(字伯固,福建邵武人)撰。作者在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任大理寺丞时,曾到广南西路宾州(今广西宾阳一带)审理讼案,见到当地居民“相呼不以行第,唯以各人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