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屈利失乙毗可汗
唐代西突厥南庭可汗。阿史那氏。※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子。贞观十三年(639),其父在乙毗咄陆可汗与吐屯俟利发合攻下,走死拔汗那(今费尔干纳),同年,为弩失毕五部首领拥为可汗。次年死。
唐代西突厥南庭可汗。阿史那氏。※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子。贞观十三年(639),其父在乙毗咄陆可汗与吐屯俟利发合攻下,走死拔汗那(今费尔干纳),同年,为弩失毕五部首领拥为可汗。次年死。
海西女真的别称。明人、朝鲜人称“忽剌温”、“火剌温”。清人称“扈伦”、“呼伦”。明初为海西女真,后为扈伦四部。朝鲜史所称“忽剌温归顺者”、“忽剌温兀狄哈”等,系指扈伦四部之一乌拉部女真。初猎于黑龙江,
清代官署名。综理民族事务及外交的中央机构。崇德三年(1638),更蒙古衙门设置。顺治十六年(1659),隶礼部。十八年(1661),改与六部齐等,设尚书、侍郎、额外侍郎等职官,以满族人为主,蒙古人为辅
书名。清黄宅中修,邹汉勋总纂,傅汝怀分纂。60卷。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内容包括宸章、诏谕、赐祭文、礼仪、六礼、规条、疆土、舆图、沿革表、疆域、里居、土田、风俗、形势、山川、关路、冢墓、城郭
见“喀什噶尔”(2205页)。
相传德昂族女王建筑宫殿的地方。“南生”,德昂族女王之名;“广”,德昂语“山坡”之意。位于今云南陇川县治东约4—5公里处,结构仿明代官府正堂形制。现残存遗物有槽形屋脊花砖、板瓦、筒瓦,以及一块白色无字碑
?—1878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穆尔察氏。都统穆克登布曾孙。荫生出身。咸丰元年(1851),擢广东高州镇总兵。后参与镇压罗镜凌十八起义,赐号“安巴图鲁”,擢广西提督。随徐广缙援湖南,与向荣分路追剿
见“二十四史”(6页)。
见“阿灵泼”(1209页)。
见“耶律延禧”(1309页)。
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语支之一,只有勉语一种。中国境内外自称“勉”、“金门”、“门”、“标曼”、“标敏”、“藻敏”等的瑶族,海南省自称“金门”、“门”的苗族,他们使用的语言都属勉语。使用人口国内外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