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二·二五流血事件

二·二五流血事件

解放前国民党镇压新疆三区革命力量的事件。1947年2月20日,部分维吾尔族青年,为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在迪化(今乌鲁木齐)“维文会”(维吾尔文化促进会)集会,强烈谴责国民党在新疆的罪行,并在会后组织示威游行,向省府秘书长刘孟纯提出30余条要求。次日,又组织5000人继续游行,提出50条要求。主要内容是:将国民党军撤出新疆,军队不要干政,在阿克苏和喀什成立民族军,以民主方式重新进行民选,撤换迪化区专员哈德万、省府副秘书长萨力士、哈密区专员尧乐博斯、和阗区专员奴尔别克(郝登榜)等职务,改革商业银行,救济失业群众等。事件发生后,联合政府内部以副主席阿合买提江、包尔汉为代表的部分人表示支持群众,以秘书长刘孟纯等为代表的少数人则坚决反对。双方坚持不下。24日,刘孟纯等偕同国民党军政要员宋希濂派军警、省党部和西北行营人员、三青团员,混入从三区逃至迪化的难民中策动请愿,高喊“打倒阿合买提江、阿巴索夫”。25日,又再次组织汉、回、哈萨克等各族万余人到省政府请愿,并提出16条要求要阿合买提江解答。但当阿合买提江到场讲话时,却遭到破坏分子阻挠。在骚乱中,包尔汉的司机等数人被打死打伤。后因宋希濂恐事态扩大,派人将阿合买提江和包尔汉护送回府,始罢,但却借此大搞白色恐怖。由于反动派挑拨,各民族矛盾自此进一步加深。

猜你喜欢

  • 弘义宫

    契丹王朝所置宫卫名。契丹语作“算斡鲁朵”(“算”意为“腹心”,“斡鲁朵”意为“宫”)。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置宫卫。宫卫制为契丹特殊政治制度。《辽史·营卫志》:“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

  • 北塌里

    “塌里”,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北塌里为※涅剌部下之一石烈。

  • 塔儿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洮尔河卫。据《明会典》载,为“正统后继置卫”之一,一说置于永乐(1403—1424)初年。天顺五年(1461)十一月,命该卫故指挥佥事阿路秃之子塞兀得袭职。塔儿河清代

  • 陈汤

    东汉零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参见“羊孙”(889页)。

  • 永宁土知州

    元明纳西族土司。元初设答兰管民官(答兰是永宁的古称)。后设永宁土知州,属丽江军民宣抚司。《元史·地理志》永宁州:“昔名楼头赕,接吐蕃东徼,地名答兰,么些蛮祖泥月乌逐出吐蕃,遂居此,世属

  • 马六舟

    1862—1917近代教育家。字纶三,四川省成都人。回族。清末廪生,曾任黑龙江省木兰、巴彦等县知县。遂寓居齐齐哈尔。在木兰县任内,疏浚河道,兴农事,办学校,深得民心。光绪三十三年(1907)夏,在齐齐

  • 内差

    藏语称“囊差”,是“其差”(外差)的对称。旧时西藏地区农奴向农奴主负担的劳役地租的一部分,是庄园领主对农奴的直接剥削。凡从官家、贵族或寺院领主那里领种一份※“差岗地”的差巴农奴,每年要在所属领主的谿卡

  • 十姓回纥

    古代回纥人关于其先世社会的历史传说。与九姓回纥并列。据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编写的《史集》第三编“畏兀儿部落”所载:哈剌和林附近有两座山,一座名为不黑刺秃一不思鲁里,一座名为兀失浑-鲁黑-腾里木。两山之间

  • 邦迪拉

    村名。因其贴靠邦迪拉山麓,故名。藏语意为“鼓壶山”。位于西藏山南地区东南部、鲍罗里河支流章玛河(一作“比长河”)谷。系德让宗与打陇宗的交通要冲。原属门巴族居住点。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为藏族、门巴族和

  • 齐木库尔

    ?—1756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伊克明安氏。辉特部首领※卫征和硕齐次子,※阿睦尔撒纳仲兄。乾隆十九年(1754),率众内附,封贝勒,授札萨克。二十年秋,闻阿睦尔撒纳谋叛,以情告札萨克亲王罗卜藏额林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