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于寔

于寔

?—581

西魏、北周大臣。字宾实。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燕国公、大宗伯※于谨之子。初入宇文泰幕府,从征潼关、破迥洛城。大统三年(537),随泰复弘农,战沙苑,以功封万年县子,授主衣都统。继从战河桥、芒山,平九曲(今河南宜阳县西北),进大都督,迁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十四年(548),任尚书,从太子西巡。转滑州刺史,进爵为公。恭帝二年(555),率军破羌东念姐部落。北周孝闵帝元年(557),任民部中大夫,进爵延寿郡公。授大将军,任勋州刺史,入为小司寇。天和二年(567),率军弹压蒲州郝三郎起事,迁延州刺史。五年(570),袭父爵为燕国公,进位柱国。以罪免。寻复本官,任凉州总管。大象二年(580),加上柱国,拜大左辅。隋开皇元年(581),赠司空,谥安。

猜你喜欢

  • 洛桑隆多尼玛

    1801—1861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被确认为洛桑年智华之转世,于嘉庆十年(1805)迎请坐床,十二年(1807),在嘉木样前出家,十六年(1811),入经院学习。二十五年(1820)从贡塘·嘉贝

  • 瓯脱

    匈奴语音译。又作“区脱”。其义有3说:(1)边界上的“缓冲地带”或“中立地带”。《史记·匈奴列传》:东胡“与匈奴间,中有弃地,莫居,千余里,各居其边为瓯脱。”(2)边境上候望之处。司马贞《索稳》引韦昭

  • 北魏炀皇帝

    见“拓跋纥那”(1360页)。

  • 南越

    古族名、古国名。亦作南粤。越人一支。秦汉时主要聚居在以番禺(今广州)为中心的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族人由来说法不一:有夏禹后裔说;越国人南迁说和土著说(多数学者赞成后者)。很早就种植水稻和饲养

  • 札噶尔

    1884—1943近代蒙古王公。内蒙古巴林右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光绪二十一年(1895),袭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二十七年(1901),命在乾清门行走。三十年(1904),命在御前行走。辛亥革命后,加封

  • 山夷

    见“山寨夷”(119页)。

  • 铁甸

    见“铁骊”(1877页)。

  • 十二小邦

    吐蕃古代小邦(部落)名。主要分布于今西藏地区。据敦煌藏文文书载,十二小邦即:琛域、羊同、娘若波噶、努布域九郡、尼洋香波、吉日绿林、恩雄杳那、倭铺邦喀、格希札(?)、工域哲那、三大尼洋地、达波四方地。《

  • 耶鲁盌斡鲁朵

    见“积庆宫”(1881页)。

  • 佶僚

    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仡僚、※仡佬。分布在辰、沅、靖州(皆在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宝元二年(1039),受辰州州将张昭懿招辑,3千余人附宋,为始见于史籍的记载。其民有张、符、覃、杨、谢、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