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原誓师

五原誓师

冯玉祥将军在五原誓师北伐的举措。1926年1月,奉直军阀联合逼冯玉祥下野,冯去苏联,所部国民军退据绥西,中共北方区委派出大批党员在国民军中工作,争取该军参加革命斗争。同年9月,冯自苏联返国,表明接受国共合作,共图北伐,于17日下午在五原举行在中共党员邓小平、刘伯坚等参加的近万名官兵誓师大会,发表《五原誓师宣言》。大会公推冯玉祥为国民联军总司令。经过整训和加强部队政治工作,国民联军主力于年底经甘肃进驻西安。1927年5月,冯玉祥统兵20万东出潼关,直取开封、郑州,与北伐军胜利会师中原。是实行国共合作,共图北伐的壮举。

猜你喜欢

  • 哲合林耶

    见“哲赫林耶”(1859页)。

  • 比丘尼

    佛教称谓。梵文音,又作苾��尼、煏尼、 比呼尼。藏语称阿尼、准玛。意为“乞士女”、“除女”。也称“沙门尼”,俗称“尼姑”,“尼”指女子出家后受具足戒者。出现较晚,据说阿难请

  • 万俟道乐

    即“万俟道洛”(105页)。

  • 纳坦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牙塔懒等地。

  • 漠南

    蒙古地区名。亦作幕南。蒙古高原的大沙漠,将高原分为南北两个地区,此指大漠以南地区。昔匈奴曾据有其地,东汉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乌桓乘匈奴国乱、灾荒,击之,“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后汉书

  • 阿里玛图

    即“古尔班阿里玛图”(444页)。

  • 毕尔呢

    一种发面饼。鄂温克语音译。20世纪初,面粉输入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从事畜牧业的鄂温克族地区,因其喜食酸性面食,便将白面发酵后不加入碱制成饼,用锅煎熟。食时,上涂“西米坦恩”(未加工的奶油)或奶油。

  • 龙头

    参见“最玛”(2221页)。

  • 西藏法典

    原西藏地方政府审理一般民事、刑事案件所据的成文法。源于吐蕃之六种大法,后经西藏历代执政者整理,编成一套政教合一以维护农奴主利益为主旨的等级森严、科条分明的法典。分两种:一为“却尺母”(藏语音译,意为喇

  • 苏尔河卫

    见“蜀河卫”(23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