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仆散部

仆散部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分布于乙离骨岭(今朝鲜咸镜山脉),约在今镜城附近。穆宗完颜盈歌时(1094—1103年在位),使族人叟阿招附之。部人皆以部名为姓氏。部长之家与皇族完颜氏“世为姻婚,娶后尚主”(《金史·后妃传》)。为女真族中的白号之姓,受封金源郡。在女真族推行汉化过程中,多改为汉姓林。

猜你喜欢

  • 杨明

    见“杨诏”(965页)。

  • 木牌

    ①清代西藏地方喇嘛进京朝贡时系于所携贡物(箱装或包裹)及行李上木制烙印的编号印单。喇嘛由西藏起程时,向驻藏大臣报明所持物件之数量,由驻藏大臣发给编号印单,注明数量,沿途逐号点验。如有浮冒,沿途不予支应

  • 杨承庆

    渤海王国官员。文王大钦茂时官辅国(大)将军、行木底州刺史、兼兵署少正、辅国公。唐乾元元年(日天平宝字二年,758),为聘日使,与副使杨泰师率23人,随日来使同往答聘并吊日皇丧。九月抵日越前国登陆,十二

  • 陕甘宁边区蒙古文化促进会

    简称“蒙古文化促进会”。1940年在延安成立。吴玉章任会长,林伯渠、李富春、阿拉腾札布为理事。主要任务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主张实现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分裂,研究和介绍蒙古民族文化及革命事迹等。

  • 粟末靺鞨

    唐代东北部族名。亦作涑沫靺鞨。靺鞨※粟末部壮大后的新称。原分布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松花江上游地区(一说在吉林市北以下的松花江北流段两岸,或说在今辉发河、松花江和牡丹江上游一带),后经隋炀帝时和高丽国亡

  • 蒙古联盟自治政府

    日伪政权。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军操纵下,由内蒙古部分王公贵族组成的伪政权。1937年10月27日,根据日本侵略者的意旨,通过在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第二次蒙古大会的形式,就原伪蒙古军政府改置。日本

  • 伊克和卓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封建主。又称佛和卓、乌什和卓。多斯和卓裔,清二等台吉阿卜都尔璊祖父。初隶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统治时(1697—1727),因布拉呢敦兄弟被拘伊犁,为叶尔羌(今莎车)、喀什噶尔(今喀什)

  • 拉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拉祜普”、“拉祜纳”、“拉祜西”。清代汉文史籍称“倮黑”,解放后统称“拉祜”。人口411476 (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思茅、临沧地区,其中50%聚居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镇安公

    金代对静宁山神的封号。静宁山旧名旺国崖,即今河北省张北县大马群山。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征辽时曾驻跸于此。大定八年(1168),更名静宁山,建庙。明昌六年(1195)九月甲申,以冕服玉册,册静宁山神为镇安公

  • 孛吉只

    见“耶律重元”(1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