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公丁
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佥事邬阅、参议孙继武率官军千余人,从水路进击义军据点,并在弩滩立堡驻兵。他率众2000余人,夜袭官军营堡,杀戍兵200余人,重据大藤峡。邬阅、孙继武因兵败而被革职。副使翁万达、御史邹尧臣及田汝成合谋,遣百户许雄入大藤峡弩滩劝降,佯称“公丁本良瑶,为仇家所诬,当为白之”。中计,被诱至城中,遇害。
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佥事邬阅、参议孙继武率官军千余人,从水路进击义军据点,并在弩滩立堡驻兵。他率众2000余人,夜袭官军营堡,杀戍兵200余人,重据大藤峡。邬阅、孙继武因兵败而被革职。副使翁万达、御史邹尧臣及田汝成合谋,遣百户许雄入大藤峡弩滩劝降,佯称“公丁本良瑶,为仇家所诬,当为白之”。中计,被诱至城中,遇害。
书名。满汉对照词书。宜兴(满族)编著。8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成书,有嘉庆七年(1802)刻本。体例与《清文汇书》同,收词7900余条,可谓《汇书》之续编。对学习、研究满文具有价值。
?—1323元朝大臣。又译也先帖木儿。蒙古许兀慎氏。淇阳王※月赤察儿第五子。初任宿卫,兄头卒,嗣爵淇阳王,累官知枢密院事。英宗至治三年(1323),与御史大夫铁失等阴结
清朝管理西藏地方铸造银币和兑换之行政措施。乾隆五十八年(1793)钦定章程规定:以纯汉银铸造银钱;图案正面用汉字铸“乾隆宝藏”,背面用藏文译音成“乾隆宝藏”四字;以重1钱、5分两种搭配铸造,每纹银1两
贵州青岩各族人民反洋教斗争。又称贵阳教案。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天主教改贵州教区为贵阳教区,掌管贵州全省天主教教务。咸丰十一年(1861)五月,青岩(距贵阳约50里)各族人民过端午节时上街“游百
僜语音译。解放前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使用的一种小木锄。选用天然树丫砍削制成。锄作勾状,勾长10余厘米,柄长约40厘米。用以除草和松土,工效极低,且易损坏。
?—1791西藏地方官员。藏族。七世达赖喇嘛之侄,辅国公贡噶丹增之子。继承父爵。与达赖喇嘛、班禅及掌办商上事务者均保持联系。乾隆五十二年(1787),与子在拉萨新建乃觉拉康寺院。次年,任噶伦,陪驻藏大
?—1824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瑚锡哈哩氏,字玉亭。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翻译举人考取笔帖式。三十六年,中举人。累官至内阁学士,历任盛京兵部、户部侍郎,后兼管奉天府。六十年,以袒护旗员,下
清代藏传佛教高僧。藏族。生于阿柔曲多果尔部落。7岁出家。道光元年(1821),赴西藏入哲蚌寺郭芒经院,拜贺尔·洛桑贡布格西、嘉赛经师洛桑年扎等为师。八年(1828),由策却林寺益喜旦增授比丘戒。返回家
德昂族自称。亦作纳昂、尼昂、达昂。“昂”,德昂语“山洞”、“岩洞”之意,“德”、“纳”、“尼”、“达”为尊称的附加语,意即“住在山洞的人。”相传开天辟地时,洪水泛滥,大地淹没,人类濒临灭绝,只有少数人
见“遯水”(24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