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钞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3项。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向民户征丝料、包银。至元四年(1267),始定俸禄,令民户在4两包银外增纳1两为俸禄。按户之高下为等摊派,全科户输1两,减半科户输5钱,儒、军、站、僧、道等户免纳。成宗大德六年(1302)又向输丝户每户科俸钞1两。
元代赋税科差名目之一。汉地民户的科差包括※丝料、※包银、俸钞3项。世祖中统元年(1260),定科差条例,向民户征丝料、包银。至元四年(1267),始定俸禄,令民户在4两包银外增纳1两为俸禄。按户之高下为等摊派,全科户输1两,减半科户输5钱,儒、军、站、僧、道等户免纳。成宗大德六年(1302)又向输丝户每户科俸钞1两。
见“完颜宗固”(1156页)。
即“冶熙但璧呢玛”(1120页)。
即“榜什”(2420页)。
见“善无畏”(2288页)。
见“蛊”(2062页)。
见“穷结”(1169页)。
书名。清汪辉祖辑,其子汪继培补。成书于嘉庆六年(1801)。作者取辽、金、元三史中同名者分别辑录。辽金以名为纲,而以异姓者分列于后。元以蒙古、色目及辽金部族为主,而以汉姓者附存之。首字以韵相次,次字以
书名。清末杨景升纂。8卷。首列图5,次序7篇,次凡例,次目录。卷一:历史、政绩录、兵事;卷二:选举、耆旧、列女;卷三:地理、森林、户口、水利、贡赋;卷四:动物、植物、矿物;卷五:商业、实业、风俗、宗教
见“突厥语词典”(1760页)。
?—3087晋代铁弗匈奴首领。《北史》作诰汁爰。一名训兜。南单于之苗裔,右贤王(《北史》、《魏书》作左贤王)※去卑之子。居新兴郡虑虒县(故址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之北。武帝泰始八年(272),北部帅※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