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受封规矩条约

俺答汗受封规矩条约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处理明蒙关系的法规。原名《俺答初受顺义王封立下规矩条约》,简称《规矩条约》。隆庆五年(1571)三月,明穆宗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五月,在明朝官员参加下,俺答汗召集蒙古右翼土默特、喀喇沁、永谢布、鄂尔多斯等部诸台吉在大同得胜堡塞外晾马台举行隆重受封仪式,对天起誓,永守明蒙和好,并当众宣读此十三项法规,内容涉及处理双方逃亡人口的规定,蒙古人犯杀人罪及入边掠夺人口、偷盗汉地财物的惩罚规定,汉人杀死蒙古人以及出边偷盗蒙古牲畜、财物按明朝法律治罪等。后据新形势,数次增订。万历五年(1577),俺答汗西行青海迎请索南嘉措(第三世达赖喇嘛)前夕,除重申《规矩条约》外,又增加五项条款;十五年(1587),俺答孙※扯力克嗣封顺义王、三娘子受封忠顺夫人时,再次起誓,重申上述法规;三十一年(1603),扯力克复增订法规四条;四十一年(1613),扯力克孙※卜石兔嗣封顺义王,再增订法规十四条。上述法规对维护明蒙和平通贡互市关系起了良好作用。法规蒙文原本已失传,部分纳入※《俺答汗法典》中,译成汉文后带有明方歧视性的文词,辑入王士琦的※《三云筹俎考》一书中。

猜你喜欢

  • 户下人

    清代八旗制度下最低层旗人之称。清制规定,三年编审人丁一次,“每户书氏族、官爵,无职者曰闲散某。备载其父兄子弟、兄弟之子,及户下人”(乾隆《清会典》卷95)。盖户下人身家于旗籍内向无独立门户,而委附于主

  • 弗秃都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所记与永乐六年(1408)二月设置之弗朵秃河卫和正统后所设弗朵脱河卫均作费克图河卫。

  • 突骑施贺逻施部

    西突厥东厢(左厢)※五咄陆之一。居碎叶川(今楚河)东,约在今伊犁河中下游北岸。唐永徽二年(651),阿史那贺鲁西遁,据其地,设啜统辖,称突骑施贺逻施啜。显庆二年(657),唐平阿史那贺鲁后,其地归唐,

  • 西域番国志

    书名。一作《使西域记》。明陈诚、李暹撰。1卷。永乐十二年(1414)正月,中官李暹、吏部员外郎陈诚奉命出使哈烈(赫拉特,在今阿富汗西北部),次年十月还,所历凡17国。就所见山川、人物、风俗,按国别记述

  • 马履安

    1843—1932清末民初书画家。字正泰。四川成都人。回族。幼习经、汉典籍。成年后,倡导教育,主张男女都要读书,曾在皇城清真寺创办清真女子小学。善书画,书出苏东坡体,但不拘一格,揉合赵柳、刚柔兼备;画

  • 迈达里寺

    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大约建于道光年间(1821—1850)。寺内有专为供奉迈达里佛像而建造的木质结构殿宇。佛像高大,由多伦诺尔汉人作坊以黄铜铸成,通体镀金,

  • 富勒铭额

    ?—1903清朝将领。字子约,满洲镶白旗人。古城驻防。以古城为回民起义者陷,全家被杀,遂投效文麟部清军,以智勇抗击,解西安及敦煌之围,赐号“坚勇巴图鲁”,充古城协领。西陲告宁,置屯田,修兵房。光绪十四

  • 莽语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

  • 英廉

    ?—1900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伊克明安氏。咸丰三年(1853),由笔帖式随科尔沁郡王僧格林沁督师天津。六年(1856),补护军校。同治元年(1862),奖委护军参领,随江宁将军富明阿出师江、皖。

  • 土尔克文

    撒拉族古文字。系一种以阿拉伯、波斯字母为基础拼写撒拉语的拼音文字。有字母32个,由28个阿拉伯字母,三个波斯字母P、q、z及一个η字母组成。此外还借用阿拉伯字母的使用方法及部分音变符号。19世纪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