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汗贡马图卷

俺答汗贡马图卷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领主俺答汗致明神宗的贡表附图。隆庆五年(1571),※俺答汗与明朝达成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史称※“俺答封贡”。明朝给俺答汗所属各部规定了贡使人数(合计150人)、贡马数额(合计500匹)、贡道(从大同、居庸关验入)和贡期(每年一贡,于春月或万寿节入贡)。届时,许贡使60人,持贡表、进御马30匹入京,其余留塞上款待候赏。此后俺答汗等每年入贡不绝。俺答汗命画师将其宫廷、城镇、行进中的贡使队伍精心绘制成图卷,于万历八年(1580)随同贡表进献明神宗。表文以加识点的标准蒙文和汉文合璧工楷书写而成。图卷为工笔立体绘画长卷,描绘了俺答汗的宫廷生活、贡使从土默特地区往北京入贡所遵循的途程,是一件绘画式的地图。其宫廷为一豪华毡帐,设于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城南,俺答汗及其夫人端坐帐中,近侍、骑从和马匹分立帐外,诸乐师手持管弦和打击乐器奏乐,背景有汉人建筑的※板升(房舍)和峰峦重叠的大青山。穿戴齐楚的贡使赶着矫健的马群行进在崎岖的山道上,远处是蜿蜒的长城、城楼和城镇。其景物精细入微,人物惟妙惟肖,展现出游牧民族的生活及塞外风光,反映了画师们的高度技艺和洞察力。它是蒙汉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晶,是研究明代蒙古族和蒙汉关系的珍贵历史画卷。台北新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的《中国历史图说》第10册印制了其局部画面。

猜你喜欢

  • 乌斯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乌思、兀儿速惕、兀刺速惕、兀速等。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其居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乌斯河流域。《元史·地理志》:“乌斯亦因水为名,在吉剌吉

  • 罗苴子统

    见“罗苴子”(1416页)。

  • 沐绍勋

    1504—1536明朝将领。安徽凤阳府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回族。沐昆之子。正德(1506—1521)年间,父死,嗣黔国公,佩征南将军印镇守云南。嘉靖(1522—1566)中,征寻甸、武定之叛,以功加

  • 斯引乌埿

    晋代鲜卑斯引部首领。见“斯引”(2167页)。

  • 大首领部族军

    契丹王朝的一种军队。由亲王大臣的部曲组成。《辽史·兵卫志》称,“辽亲王大臣,体国如家,征伐之际,往往置私甲以从王事。大者千余骑,小者数百人,著籍皇府。国有戎政,量借三五千骑,常留余兵为部族根本。”是军

  • 衣杜

    旧时纳西族社会的基层组织。纳西语音译。意为“住宅”,引伸为“亲族”之意。流行于云南永宁纳西族地区。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的※斯日(女儿氏族)。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长,分裂为若干独立的生产、生活单位—衣社

  • 清远监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在清远军城(今宁夏中卫县东南),防卫首都以南要冲。

  • 古北口至内蒙古驿道

    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由内阁学士安布禄和侍读学士席密图两人负责建立。该驿道从北京出发,经顺义、密云等县到古北口,然后从古北口经过昭乌达、锡林郭勒两盟9旗到达终点站。9旗即翁

  • 图墨德达尔罕岱青

    ?—1591明代蒙古右翼鄂尔多斯部领主。又作图迈达尔罕岱青,汉文史籍译作土昧阿不害、土麦台吉等。孛儿只斤氏。※吉囊孙,※阿穆尔达喇达尔罕长子(一说为次子)。驻牧于榆林、孤山边外,在榆林与明朝互市。初受

  • 坚昆

    中国北方古代族名和行国名。亦称“鬲昆”、“隔昆”、“结骨”、“居勿”。柯尔克孜族先民。秦汉之际,地处匈奴北,受其役属。汉昭帝、宣帝间(公元前1世纪70年代),乘匈奴衰乱,曾摆脱其统治。主要分布于今叶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