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偒僙语

偒僙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少数散居在独山和惠水两县。人口总数为2万多。使用此语的估计只有1万余人,散居于独山、惠水两县以及平塘县一些地区,中年以下的人,已转用汉语。成年人中兼懂布依语的相当普遍。该语分为河东、河西、姚哨3个土语。河东土语分布于平塘河以东的卡浦、河中、者密和独山县的羊凤。河西土语分布于平塘河以西的甲青、六硐、吉古、摆茹、马边、甘寨。姚哨土语分布于惠水县的赤土、姚哨、惠明。土语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词汇、语法的差异很小。以河东土语河中课寨话为代表介绍其语特点:语音:声母有70个,分单纯、腭化、唇化3类;清塞音、塞擦音声母有不送气和送气的两套;鼻音(包括腭化、唇化音)都有带先喉塞和不带喉塞的两套;浊塞音(包括腭化、唇化音)都带先喉塞成分,如b、d、?bj、?bw等。韵母有73个,分单元音、复元音和带辅音韵尾的韵母3类。单元音有i、 e、 ε、 a、ɔ、o、 u、ə、ɿ 9个,其中只有a在韵尾前分长短。元音韵尾有-i、-u两个;辅音韵尾-m、-n、-、-p、-t、-k、 6个。声调有舒声调和促声调两类。舒声调有6个;促声调有两个,两个促声调因元音长短各分为两个调值。近代汉语借词声调有5个调类,因古入声字自成一类,这跟近代当地汉语读音一样,古入声不入阳平调。语法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手段。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组在名词之前外,都在名词之后。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在谓语之后,如果谓语带宾语,那么补语一般在宾语之后,由于受汉语影响,补语也可在宾语之前。量词较丰富,名量词有区别事物类别的作用;都能重叠表示“每×”的意思;量词的组合能力很有限,除接受数词、代词修饰外,不受别的实词修饰,也不修饰别的实词。词汇有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单纯词中单音节词居多。合成词有两类:一类是派生词,由词根加词缀组成。另一类是复合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根组成。词汇中有许多汉语借词,早期汉语借词多是单音节的日常生活用词;近代汉语借词多是双音节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用词。

猜你喜欢

  • 昂锁

    藏语音译。原意为侦察和守望边境者。后逐渐演变为管理军民的官吏。约始设于元朝,为大活佛下的管理人。至明代演变为大活佛下的政教首领。在安多地区,为政教合一部落中管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其产生有家族世袭、轮流充

  • 康保县

    县名。在河北省西北部,以附近有康保泊,故名。原为清商都牧场及察哈尔镶黄旗地,民国十一年(1922)析置康保招垦设治局,十四年(1925)改县,属察哈尔兴和道。

  • 源师民

    北齐、北周、隋官员。避唐讳,史籍又作源师。字践言,河南洛阳人。先世为河西鲜卑秃发氏,西平乐都人,太武帝时归北魏,赐姓源氏。北齐秦州刺史※源彪之子。初仕齐,为司空府参军事,迁尚书左外兵郎中,又摄祠部。武

  • 北昌

    见“蒲昌县”(2319页)。

  • 永乐大典

    书名。中国著名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明姚广孝、解缙等人奉敕修纂。22877卷,目录60卷,装订为11095册,约3亿7千万字。永乐三年(1405)起纂,六年(1408)冬成书。此书整部、整篇或整段辑入中

  • 达木林达尔达克

    ?—1901清末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色丹诺尔多克子。光绪五年(1879),继承札萨克多罗郡王位。俗称“大胡子王”。十七年(1891),以金丹道教起事,将家迁召格图。本人遭义军包围,

  • 吉林将军

    全称为“镇守吉林等处地方将军”。清代吉林地区军事和行政的最高长官。武职从一品。初驻旗军于重镇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顺治十年(1653),以宁古塔驻防官改称为“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

  • 渠莎国

    见“莎车”(1827页)。

  • 火把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属洮州卫,在今甘肃临潭境。永乐七年十二月(1410、1),其首领南剌约思等入朝贡马,赐以钞、币、袭衣等。九年(1411),再入朝。洪熙元年(1425),其族国师班丹星吉率22人来朝贡马

  • 东川军民府

    明代在东川彝族地区的建制。该地古为东川甸。后乌蛮笃慕(仲牟由)之裔笃弹得之,改为那扎那夷,属南诏。南诏主世隆设东川郡。乌蛮閟畔部强盛,自号閟畔部。元初置万户府,又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宣慰司,属云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