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水鬼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宰猪祈求全年风调雨顺外,全寨每家都得出一名男子参加修理水槽,这一活动通常延续三四天,当地群众说:“不做水鬼,就没有水吃,人会死,牲畜也会死。”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宰猪祈求全年风调雨顺外,全寨每家都得出一名男子参加修理水槽,这一活动通常延续三四天,当地群众说:“不做水鬼,就没有水吃,人会死,牲畜也会死。”
见“祭索罗杆”(2089页)。
书名。南宋彭大雅撰,徐霆疏证。1卷。成书于南宋嘉熙元年(1237)。彭、徐二人曾为南宋使节随员先后到达窝阔台汗庭,各据亲身闻见记录蒙古汗国状况,归后,各出所撰,以彭著为定本,间有不同,徐则加以疏证,遂
清代喀尔喀蒙古各部贵族的一次会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准噶尔部噶尔丹率兵攻掠喀尔喀蒙古,喀尔喀3部数十万众投清。清政府为加强北方边防和对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于康熙三十年(1691),召集喀尔喀各部
明镇戍海南岛防区的军事机构。洪武五年(1372),改海南分司置,仍辖原海南分司东西2所。六年,改东西2所为左右2所,翌年又添置中、前、后3所,后来又陆续在儋州、万州、昌化、清澜、南山、水会置所,辖内共
?—1766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五子。乾隆三十年(1765),封荣亲王。次年卒,谥纯。少习骑射,精通满语,为高宗庞爱。著有《焦桐剩稿》,通数学,其八线法手卷,内容丰富细致。
见“巴哼”(405页)。
清代官名。亦作按班、谙班。满语音译,“总管大臣”、“大官”或“大人”的意思。清入关前,专用于亲近重臣,如天聪八年(1634)定总兵官为“昂邦章京”,分三等。统治全国以后,文官三品、武官二品以上,均可称
西域古国名。王治疏勒城(今新疆喀什)。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1500余,口18600余,兵2000。国王之下设疏勒侯、击胡侯、辅国侯、都尉、左右将、左右骑君、左右译长各1人。居民从事
?—1465明正统至成化年间广西瑶族起义军杰出领袖。广西桂平县罗渌洞田头村人。瑶族。家贫,原以烧炭、帮工及打猎为生。为人正直,有强烈反抗精神,在当地瑶族中颇孚众望。因不堪忍受官僚土豪肆意欺压搜刮,于正
见“甘南事变”(4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