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典章

元典章

书名。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前集60卷,附新集,不分卷,两册。元朝官修,汇集圣旨条画、律令格例及司法部门判例等档案材料的总集。前集收录的材料,起中统元年(1260)迄延祐七年(1320),新集所辑为英宗至治元、二年(1321—1322)诏旨公牍。前集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10门,凡373目;新集体例格式与前集相仿,增国典1门,省诏令、圣政、台纲3门,余同前集。所收材料极富有史料价值,如户部、工部两门中的条目,较详切反映出元朝土地、户口、农桑、课税、租税、赋役、差发、市舶、手工业等经济状况;刑部、兵部两门中的条目,较集中反映出元朝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及军役、军器、驿站制度等,特别是司法部门的许多判例均记有具体时间、地点、人物、案件发生始末和处理结果;关于富豪霸占田土,僭设私庭,非理用刑,打伤佃户,残害善良,抑良为驱等案例,皆记述生动,不加掩饰。其他各门条目,亦皆是有关诏令、公牍的原文照抄,保存了材料的原始面目,非常有利于元代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考证。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沈家本刻本,1957年古籍出版社重印本。近人陈垣曾据故宫元刻本校勘沈家本刻本,著《沈刻元典章校本》10卷、《元典章校补释例》6卷,使原书的许多错漏舛说得到订正。

猜你喜欢

  • 色楞德济特

    ?—1790卫拉特蒙古伊克明安台吉。清辅国公巴桑长子。姓伊克明安。初驻牧于准噶尔。乾隆二十年(1755),从父投奔清军,驻牧黑龙江乌裕河流域。二十六年(1761)父死,受命袭爵。五十五年(1790),

  • 党项羌

    中国古代族名。又称党项,古羌人一支。南北朝末期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河曲一带。从事游牧业。部落主要有细封、费听、往利、颇超、野辞、房当、米擒、拓跋等8部,以拓跋部为最强。隋末唐初相继率部内属,其地

  • 马忠效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

  • 临潢府

    辽代地方建置。契丹以五京所在置五府。上京置府曰临潢,以地临潢水(今西辽河上游西喇木伦河)而得名。天显十三年(938)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辖军、府、州、城25 (一说35),统临潢、长泰、定

  • 纳木札勒齐素咙

    ?—1760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多罗贝勒吹扎木三长子。雍正二年(1724),袭札萨克多罗贝勒。九年(1731),与札萨克图汗部贝勒班第等徙居色楞格河南

  • 曷术

    见“曷术部”(1625页)。

  • 拉瓦

    藏语音译,又称“德窝”或“然德”。旧时四川阿坝藏族牧区临时被雇佣的短工。雇主一般为牧主或比较富裕的牧民。被雇者主要从事割草、剪毛、揉皮子、赶毡等工作,由雇主供给伙食,并根据不同工种给予一定数量的酥油作

  • 庞恬起兵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为篡汉制造舆论,派中郎将平宪至西海(今青海湖),诱骗先零羌豪良愿等献鲜水海(即西海)允谷盐池,设立西海郡,以配东海、南海、北海郡,合为四海郡。强迫羌人离开环海平原肥美

  • 徒单合喜

    ?—1171金大臣。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速苏海水人。女真族。徒单氏。世袭猛安蒲涅子。太祖天辅(1117—1123)间,从金源郡王完颜娄室为扎也(服役人员)。太宗天会六年(1128),以功为谋克(

  • 合苏馆女真

    见“黄头女真”(20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