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凤城满族抗捐税斗争

凤城满族抗捐税斗争

辽宁凤城县满族人民的抗捐税斗争。光绪三十三年(1907),清奉天官府派税吏到凤城、岫岩、安东(今丹东市)等地丈量山荒地,征收苛重的山荒税,定百亩征交税银50两。农民无力支付,满族人伊品三、鲍化南、朗振恒等人发动满、汉农民数百人进入凤凰城,包围垦局,要求停止清丈和免除警学各捐,遭同知谭国恒暗算与警察局的袭击,当场打死2人,农民被迫退出凤城。翌年二月,斗争再起,在鲍化南等人领导下,以“转牌”方式,联合凤城、安东、岫岩等地满、汉各族农民3—4千人(或称“三万民众”),封锁凤城,不许柴、米、粮、草等进城;要求停止清丈,赔偿人命,免除警、学等捐,坚持斗争20余日。因城内工商界同情和支持农民,代为进京申诉,清政府被迫答应撤消垦局、停止清丈,赔偿农民伤亡损失。斗争取得胜利。

猜你喜欢

  • 桑噶尔

    ?—1666清初将领。蒙古族。扎噜特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七世孙,多罗贝勒※色本次子。崇德三年(1638),从征喀尔喀,献驼马,有功。以巴林台吉满珠习礼私遣兵还牧,夺其所属之半赐桑噶尔。

  • 黑的儿火者

    ?—1402东察合台汗国第三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秃黑鲁帖木儿汗幼子,1365年,※朵豁剌惕部※异密※哈马鲁丁屠杀秃黑鲁帖木儿汗后裔时,被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之母救出,幸免于难,先后隐

  • 三大领主

    藏语“阿达切松”的意译。指旧时西藏从中央封建王朝或其上级领主那里领有封地和农牧奴、奴隶,并依靠封建特权对农牧奴、奴隶进行残酷剥削与统治的原西藏地方政府、贵族和寺庙三类封建农奴主。乃沿袭藏语“雄(官府)

  • 福明泰

    见“宝音格尔勒”(1523页)。

  • 瓦纠

    傈僳语音译,意为“互助”、“换工”。解放前云南省怒江傈僳族地区在生产上的一种换工互助协作形式。多在贫苦农户之间进行,以弥补劳力和牲畜之不足。一般有较固定的换工集团,常在该集团内彼此换工。通常是人工换人

  • 罗布桑达克

    1716—?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喀尔喀蒙古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二世。蒙古族。赛音诺颜部人。札萨克※策凌额驸之弟。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一世罗卜藏布林拉伊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圆寂,被确认为其转世

  • 贞安

    见“十二安”(8页)。

  • 光吉剌

    即“弘吉剌”(644页)。

  • 哈尼文

    我国哈尼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尼族没有与自己的语言相适应的文字。50年代初,国家组织人力对哈尼语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经国家民委批准后,于1

  • 滇系

    地方史志。清师范(字端人,号荔扉,云南赵州即今大理人)撰。凡40册。参阅400多种文献,于嘉庆十二年(1807)撰成。有嘉庆十三年初刊本,光绪十三年(1887)复刻本,《云南丛书初编》本。书分12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