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成义
清代云南李文学起义军将领。元江直隶州新平县(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原为傣族头人。咸丰九年(1859),率傣族武装千余人于戛色(今新平水塘村)附近袭击起义军,是年被义军俘获,加入义军。回戛色组织数千傣族群众加入起义队伍。进攻磨沙、惠笼甸中建功。后被李文学任命为帅府下八个都督之一南靖都督,成为起义后期的重要指挥者之一。在辖区内,实行全民皆兵,对适龄男女皆进行军训,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男战女运,建立庄田,军耕和农耕并举,实行轻徭薄赋等政策。同治十一年(1872)在战斗中牺牲。
清代云南李文学起义军将领。元江直隶州新平县(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原为傣族头人。咸丰九年(1859),率傣族武装千余人于戛色(今新平水塘村)附近袭击起义军,是年被义军俘获,加入义军。回戛色组织数千傣族群众加入起义队伍。进攻磨沙、惠笼甸中建功。后被李文学任命为帅府下八个都督之一南靖都督,成为起义后期的重要指挥者之一。在辖区内,实行全民皆兵,对适龄男女皆进行军训,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男战女运,建立庄田,军耕和农耕并举,实行轻徭薄赋等政策。同治十一年(1872)在战斗中牺牲。
宋代下溪州土官。土家族。下溪州(治今湖南古丈东北)刺史※彭仕羲长子。熙宁三年(1070),以弟彭师彩弑父,专恣暴虐,举兵攻杀师彩,诛灭其党,纳誓表于朝廷,进献其父平生鞍马、器服,归还所占喏溪地,受命袭
唐代南诏宣武帝隆舜年号。约882—886年,凡5年。
民国时期赤峰地区盛行的一种交通工具。把轿搭在骡马背上,用于长途运客。一般一轿坐一人,较宽绰者可乘坐两人,亦可躺卧,较为舒适,不受风吹、雨淋、日晒。政府官吏、富商大贾等皆乘之。后渐被较先进的交通工具所代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明清时期湖广土家族土司。明洪武二年(1369)置,以张义保为知州。清顺治四年(1647),知州张汉卿归附后,因明制,仍授原职。雍正五年(1727),以清政府实行改土归流,知州张汉儒被迫纳土,辖地被并入
见“三娘子”(50页)。
唐羁縻州名。故址在今陕西延安北延水旁。唐仪凤(676—679)中,附唐之吐谷浑部落自凉州徙此,因以置州,隶延州节度使。
见“大鸿胪”(89页)。
一作“弘化大长公主”,见“弘化公主”(645页)。
民国时期在云南沧源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民国二十五年(1936)置,划分为勐角、岩帅、永和、曼海、班洪五个辖区。居民主要是佤族,其次是拉祜族和傣族,还有部分汉族。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划为镇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