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刬马军起义

刬马军起义

明代壮族农民起义之一。隆庆年间(1567—1572),柳州府属迁江县的北三(今属来宾)、来宾县的北五和柳江县的三都、五都等处壮族农民举行武装起义。因义军擅长用毒弩打仗,箭无虚发,人强马壮,矫健轻捷,屡胜明军骑兵,故名。义军常以百为群,四出攻打州县。数年间,先后攻克来宾、武宣、平南、藤县、贵县、南宁等地。但因无坚固根据地,军行所至,得而复失,终被明军镇压。

猜你喜欢

  • 希布察克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奇卜察克部、乞卜察克部、吉布察克部、希察克部、西布查克部等。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其首领图尔底迈莫特乾隆中曾获二品顶戴花翎。在英吉沙尔城(今新疆英吉沙)东

  • 大能信

    渤海国宗王。康王※大嵩璘侄。唐贞元十四年(798),嵩璘差其朝唐,唐授为左骁卫中郎将,旋还归渤海。

  • 隆祥使司

    元朝官署名。隶太禧宗禋院。文宗天历二年(1329),置隆祥总管府,总建中宫大承天护圣寺工役。至顺二年(1331),升为隆科使司,秩从二品。掌钱粮、营缮之事。定置司使4员,同知、副使、司丞各2员。下辖普

  • 三抬教派

    见“赛来费耶”(2469页)

  • 吴越春秋

    书名。东汉赵晔撰。原书为12卷,宋以后文献只收录10卷,已佚2卷。记述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国盛衰之事,前5卷叙述吴国自太伯迄夫差;后5卷记越国自无余至勾践。采用编年体记事方法。该书不记山川地理,只叙人物

  • 旺舒克

    ?—1723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札萨克亲王※善巴从子。康熙三十年(1691),赴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县北上都河西南岸)会盟,封札萨克辅国公。三十五年

  • 耶律资忠

    辽中期文学家。又名耶律行平。字沃衍,小字札剌,又记作只剌里。契丹族。皇族仲父房之后。史载其博学,工词章。著有《治国诗》、《西亭集》等,今不传。年40未仕。圣宗闻其才,诏补宿卫,数问古今治乱,纵谈无隐。

  • 石钟山石窟

    云南著名古迹。亦称“剑川石窟”、“石宝山石窟”。位于云南剑川县西南石宝山南峰的石钟山上。始创于唐南诏中晚期,盛于宋大理国时期。现存16处石窟和摩崖造像。石刻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其艺术深受汉、

  • 不忽木

    1255—1300元朝大臣。又作卜忽木、不灰木,别名时用,字用臣。其先康里部人。忽必烈侍从燕真之子。幼时,侍太子真金。师事太子赞善王恂、国子祭酒许衡,受赞誉,被誉为“有公辅器”。至元十三年(1276)

  • 拉失德

    1509—1560※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又译热西德。※萨亦德汗长子。1533—1560年在位。少年时被父派驻※蒙古斯坦,不久被哈萨克和吉利吉思逐回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1527—1528年征博洛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