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凉

南凉

十六国之一。鲜卑秃发氏所建。该部原居塞北,远祖匹孤率部迁至河西(今甘肃、青海二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一带)。其曾孙秃发树机能于泰始(265—274)中起兵反晋,据有凉州地(今甘肃黄河以西地区)。5传至秃发乌孤,初依附后凉吕光,后并乙弗、折掘2部,励精图治,务农讲武,礼俊贤,治政刑,修邻好,势渐盛。筑廉川堡(今青海民和县西北)为都。东晋隆安元年(397),自称大都督、大单于、西平王,建元太初,史称南凉。用兵广武,攻取金城,败后秦军于街亭,黄河南鲜卑12部大人及岭南羌、胡数万落皆归服。太初三年(399),徙都乐都(今青海乐都)。同年,弟利鹿孤继位,徙都西平(今青海西宁市)。建和二年(401),改称河西王。举农桑,兴学校,连败后凉、北凉。次年,弟秃发傉檀立,称凉王,复都乐都。辖境包括今甘肃西部及青海一部分。连年与北凉、夏、后秦、吐谷浑、西秦征战。嘉平七年(414),为西秦所败,归降,南凉亡。共历3主,凡18年。

猜你喜欢

  • 善丹

    ①(? —1663)清代蒙古王公。鄂尔多斯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八世孙,塔尔丹之子。崇德二年(1637),遣使哈尔班向清贡驼马。六年(1641),率众附清。顺治七年(1650),以不附所

  • 温热

    即“兀惹”(107页)。

  • 秃巴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唐代称都波。其居地在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与乞儿吉思、撼合纳等部相邻。以狩猎经济为主,冬季“跨木马逐猎”。成吉思汗二年(1207),为术

  • 关门节

    亦称“进洼”,傣语作“毫瓦萨”。云南信仰小乘佛教的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族的传统宗教节日。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约当夏历六月中旬),从这天起至※开门节的3个月为安居斋戒

  • 八旗岁贡生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历城

    古地名。①在今甘肃西和县北(一说成县北)。距仇池山120里。东晋太元十年(385),前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曾孙杨定从后秦逃回陇右,遣使于前秦苻丕,受封雍州牧、骠骑大将军,徙治此城。置仓储于百顷(仇池),召

  • 赶秋

    ①苗族节日。每年夏历立秋日举行,延续二三天。相传,古时有一苗族青年巴贵达惹,为寻找心爱的姑娘七娘,设制了一种可以同时乘坐8个人的风车式秋千。在秋千上男女青年对唱苗歌。最后终于通过对唱找到了七娘,结为伉

  • 罗打鼓羌

    明代羌族部落名。分布在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县北部。宋时即已存在。陇木长官司使祖先杨文贵曾随官军征讨之。宣德年间(1426—1435 ),将军陈怀、蒋贵又率兵镇压。万历元年(1573),该部羌人围茂

  • 塔布拉杰

    参见“塔布噶举”(2160页)。

  • 乌玛

    景颇语音译,意为“幼子种”。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对规定由幼子继承山官的称谓。过去景颇族地区普遍实行幼子继承制,故幼子在家中的地位通常比诸子高,在山官家中,长子、次子长大后大多离家开拓新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