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南匈奴

南匈奴

东汉时对南下附汉之匈奴人的称呼。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蒲奴单于立,右薁鞬日逐王比以己为前乌珠留若鞮单于长子,不得立,怀怨,遣使献匈奴地图,求内附。事觉,遂聚南边八部众于二十四年自立为䤈落尸逐鞮单于(袭祖父号,亦称呼韩邪单于),遣使赴汉,奉藩称臣,自是,匈奴分裂为南北,该部被称为南匈奴。二十六年,在距五原(治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西部塞80里处建庭,后入居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继徙西河美稷(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汉置“使匈奴中郎将”护卫之,岁供给一亿九十余万。南单于列置诸部王驻屯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助汉戍边。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乘北匈奴众叛衰耗之机,与丁零、鲜卑、西域从四方攻之,迫之远引而去。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与汉将窦宪合兵3万,大败北单于于稽落山(今蒙古国西北部之额布根山),追至私渠比鞮海(今蒙古国乌布苏泊),北匈奴81部20余万人归降。后与北匈奴之战不断,安帝元初五年(118),迫北单于归降,徙颍川郡,不知所终。南单于所部句龙王吾斯、且渠伯德等亦曾先后举兵反汉,均被平定。东汉末,卷入中原群雄混战,於扶罗单于先附袁绍讨董卓,后依袁术战曹操于匡亭,并护汉献帝东归,拒击李傕等追兵。建安七年(202),呼厨泉单于亦从袁尚攻平阳,为曹军所败,降。二十一年,呼厨泉朝魏,被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部众被分为5部,分居于太原兹氏、祁县、蒲子、新兴、大陵,立贵族为帅,以汉人为司马监督之。两晋十六国时期,其分支※屠各胡、※卢水胡、※铁弗匈奴先后建立“汉一※前赵” (304—329)、※“北凉”(397—460)、※“”(407—431)诸国。这些政权灭亡后,余众逐渐与当地各族相融合。

猜你喜欢

  • 播州

    古地名。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柯郡。唐贞观(627—649)中,改播州,治所在今遵义市。宋大观(1107—1110)中,置遵义军。嘉熙三年(1239),置播州安抚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改为宣

  • 耶律弥勒

    金代海陵王※完颜亮妃。契丹族。为礼部侍郎萧拱之妻妹。天德二年(1150),由萧拱荐于汴(今河南开封),及入宫,王见非处子,遣出,在外数月,复召入,封充媛,封其母张氏为莘国夫人。后进封柔妃。

  • 完颜永蹈

    ?—1193金宗室、大臣。又作完颜允蹈。本名银术可、初名石狗儿。女真族。完颜氏。金世宗子。大定十一年(1171),封滕王。十二月,进封徐王。二十五年(1185),加开府仪同三司。翌年,为大兴尹。二十九

  • 玉元鼎

    元曲家。又作王元鼎。原名阿鲁丁,字元鼎。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始祖玉速阿剌,随成吉思汗西征有功,遂以“玉”为姓。元至大、皇庆年间(1308—1313)为国子监生,受业于名师吴澄。慕周公、孔子之道,研习《

  • 彭措南杰

    1586—1621明末卫藏藏巴汗地方政权建立者。又作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藏族。兴厦巴后人。其父才丹多吉在噶玛派及青海却图汗支持下,控制日喀则及其附近地区,建政,有第巴藏巴(即藏巴汗)之称。父卒,嗣位。

  • 挞不衍

    见“萧孝友”(1994页)。

  • 涞流水

    即“来流河”(1051页)。

  • 罗子国

    见“罗”(1414页)。

  • 作洛水

    见“潢河”(2464页)。

  • 毕约

    哈尼族他称。又作碧约、必约、白窝泥等。见于民国《新平县志》、《元江县志稿》。分布在云南省哀牢山西麓新平县和墨江县境内。参见“哈尼族”(16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