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榜
清代科举考试中旗卷、民卷中式者合一金榜题名。康熙八年(1669)起,八旗子弟复行参与科举,与天下举人、贡生(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生)、生员、监生一体考试汉文。满洲、蒙古编为“满”字号,汉军编为“合”字号,其中额人数,则视每科应试人数多寡临时请旨而定,合汉人等为一榜,同列甲第,称之合榜。同治乙丑(1865)科蒙古状元(一甲第一名)崇绮、汉军探花(一甲第三名)杨霁,光绪癸未(1883)科※宗室榜眼(一甲第二名)寿耆等,都是旗人,皆为合榜中式者。参见“分榜” 323页)。
清代科举考试中旗卷、民卷中式者合一金榜题名。康熙八年(1669)起,八旗子弟复行参与科举,与天下举人、贡生(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生)、生员、监生一体考试汉文。满洲、蒙古编为“满”字号,汉军编为“合”字号,其中额人数,则视每科应试人数多寡临时请旨而定,合汉人等为一榜,同列甲第,称之合榜。同治乙丑(1865)科蒙古状元(一甲第一名)崇绮、汉军探花(一甲第三名)杨霁,光绪癸未(1883)科※宗室榜眼(一甲第二名)寿耆等,都是旗人,皆为合榜中式者。参见“分榜” 323页)。
清代乌梁海部落分支名。一译明噶特部。初居阿尔泰。后为准噶尔部兼并,被编入其二十四鄂拓克,迁住雅尔(原苏联境内乌尔扎尔)。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时,举部附清,被置于呼伦贝尔。继逃遁,令隶札萨克
书名。清官修。150卷。另有凡例、总目。乾隆三十二年(1767)起纂,四十九年(1784)最后成书。记唐后期至末近900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典章制度。起唐肃宗至德元年(756),与杜佑《通典》记事
即“望建河”(2096页)。
阿拉伯语Vezir音译。原义为“肩负重任者”,是君主的顾问,引伸为“宰相”、“首相”。在中亚※喀喇汗王朝和塞尔柱王朝为中央最高行政官员,※叶尔羌汗国亦有此官职。
州名。又作迭州。古为羌地。北魏时为吐谷浑据有。北周建德五年(576),武帝太子宇文赟西征吐谷浑,据有此地,翌年置州。以群山重叠,故名。治所在叠川(今甘肃迭部县境)。辖境相当今白龙江上游地区。隋大业(6
见“缚喝”(2416页)。
见“兴复哈密国王记” (917页)。
辽太祖子耶律倍封号。倍于神册元年(916)被立为太子,天赞五年(926)从征渤海,为前锋,夜围忽汗城,渤海国主大譔降而复叛,太祖破之,立东丹国,封倍为人皇王以主之。
即“裴满达”(2448页)。
参见“闽濮”(17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