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

哈尼族经营水稻耕作的方式。云南不少山地民族都能开垦梯田,但所垦台数之多、技术之精,首推红河南岸的哈尼族,并别具特色。史载,明初为鼓励农垦,对于率众开荒、扩大耕地的头人,曾授予土官职务。清嘉庆《临安府志·土司志》描绘其耕作情景:“依山麓平旷处,开凿田园,层层相间,远望如画。至山势峻极,蹑坎而登,有石梯蹬,名曰梯田,水源高者,通以略彴(卷槽),数里不绝。”选择土质好、水源充沛而向阳的坡地开田。田埂从下而上堆砌,因黏土掺和石块填筑,再精心抿挫,使其整齐牢固,不漏水,不溃决。水源多引自山巅,沟渠自山顶而下,依次灌溉,节约用水。耕作较精细。产量较高。民间流传着:“翻犁冬田不过年,来年谷子堆成山”,“三犁三耙才下种,田平泥化才插秧”、“三年一换种,不栽白水秧”等生产经验的谚语。

猜你喜欢

  • 马湩

    蒙古等游牧民族以马乳制作的一种传统饮料。蒙古语称“额速克”、突厥语称“忽迷思”,汉译“马湩”,俗称“马奶子”或“马奶酒”。起源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据《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代匈奴人已饮用湩。蒙古族尤普

  • 西戎八国

    西北古族八政权总称。春秋时,分布地区:陇西有绵诸、绲戎、翟戎、䝠戎;岐、梁山、��、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诸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长,臣属于秦。合称

  • 好比斯

    即“火不思”(392页)。

  • 哈剌卫

    见“哈里河卫”(1639页)。

  • 完颜绳果

    即“完颜宗峻”(1156页)。

  • 堆增·扎巴坚赞

    1374—1434藏族高僧。前藏堆章人。宗喀巴弟子。初从直贡巴闻习诸法,以众密乘为上师,研习布敦大师论著,后顶礼宗喀巴,闻习显密教法。恪守戒律,深明律藏,并教宗喀巴其他弟子。辞甘丹寺法台,让于贾策杰,

  • 法尧

    唐代南诏景庄皇帝祐世隆(又作酋龙、世隆)年号。约875—877年,凡3年。

  • 段政淳

    即“段正淳”(1696页)。

  • 大黄

    中药名。又称黄良、将军、火参、肤如。出产于四川、陕西、江淮及甘、青一带。有锦纹大黄、土番大黄、土大黄之分。茎青紫色,形如竹。二、八月采其根,去黑皮,横切作片,火干,即可供用。川大黄因片如牛舌形,故又称

  • 谔班

    ?—1658清初蒙古乌喇特部首领。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苏哈布图哈萨尔后裔,鄂木布子。崇德元年(1636),随军征朝鲜。三年(1638),率兵从清军征喀尔喀。四年,从征明锦州、松山,以功受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