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哦段

哦段

壮语音译,又称花街。壮族青年男女娱乐社交活动场所,与“歌圩”相似。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每年夏历三四月间举行,每次为期3天。有固定地点。届时,远近的壮族青年男女,身穿节日盛装,男的带沙糕、花生糖、七色线等,女带自制的绣花鞋、锦带子、手帕、花毛巾等,前来赶街。在街上成群结队集体对歌,举行各种娱乐游戏活动,彼此物色对象。一当物色到称心如意的对象,便相约离开集体,细语详谈,互相倾诉爱情。如情投意合,便互相把事先准备好的礼物赠给对方,作为信物,盟誓终身。然后回家告诉父母,由男方请媒妁到女方说亲,下聘礼,而结为佳偶。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修纂的《广南府志》载:“(壮人)婚姻以歌唱私合,始通父母。”即指此。但在封建社会里,壮族青年男女在花街上的爱情,被诬蔑为“私合”,因而往往为社会舆论所不容,被封建道德所破坏。花街的起源已不可考。富宁百油地方壮族,相传举行花街活动可避免“石鹅”与“神马”出来糟蹋庄家。

猜你喜欢

  • 克音河卫

    见“可吉河卫”(492页)。

  • 六狄

    西周时对北方狄人的统称。《逸周书·职方》载西周有“六狄”。《周礼·夏官·职方》云:“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郑玄注云:“北方曰貉狄”

  • 爱马

    即“爱马克”(1897页)。

  • 波伯

    纳西族古簧管乐器,见“觱篥”(2547页)。

  • 瑶老制

    过去瑶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组织。由群众推选懂本民族历史,有丰富生产经验,办事公正,为群众所信赖的老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本村寨生产活动,主持宗教活动,按习惯法调解群众纠纷和维护社会治安,并组织群众

  • 牙迷哈毛

    拉祜语音译,意为“老姑娘”。详见“敲哈毛”(2462页)。

  • 贡差

    藏语音译,意为“人差”。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封建领主对农奴的一种剥削方式。原土司规定领种份地很少的※差巴(支差的人),又缺少劳力,支不起乌拉差役者,降为支此种差役,专门出人役,终年自带口粮,无偿为土

  • 廉川堡

    古城堡名。故城在今青海民和县西北史纳村。背靠阿拉古大山,面临湟水,右控老鸦峡,左挟享堂峡及浩门河。东晋太元二十年(395),鲜卑秃发乌孤击败乙弗、折屈等部,筑湟中廉川堡,以为都城。安帝隆安三年(399

  • 乐善

    ?—1860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伊勒忒氏。道光二十年(1840),由拜唐阿补銮仪卫整仪尉。二十四年(1844),迁治仪正。二十七年(1847),升云麾使。三十年(1850),调发陕甘以参将用。咸丰

  • 荆州记

    书名。①晋代范汪撰。已佚,仅见于陈运溶所辑《荆湘地记》及王谟《汉唐地理书钞》。《麓山精舍丛书》辑9条,文甚简略。 ②南朝宋善化崇人盛弘之撰。所著地志为3卷本,已早佚。清人陈运溶从《太平御览》、《世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