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世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二世

1724—1758

清代喀尔喀蒙古哲布尊丹巴系第二代活佛。法名罗布藏丹彬多密。加佛教传说的十五位先世,亦称第十七世。孛儿只斤氏。※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曾侄孙,第四代土谢图汗惇多布多尔济子,和讬辉特部女察罕答喇巴雅尔所生。据雍正元年(1723)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在北京弥留时所示,于翌年转世于喀尔喀蒙古。后经第七世达赖喇嘛遴选,由雍正帝确定为转世活佛。雍正六年(1728),从栋科尔呼图克图那旺罗布藏受格宁戒,在家修行。翌年,由喀尔喀诸王举行坐床盛典。十年(1732),因准噶尔部领主噶尔丹策零率3万兵攻入喀尔喀,遂被清廷迎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避难。乾隆元年(1736),奉诏入京晋见乾隆皇帝,诏准在喀尔喀使用黄色围墙和黄墙行宫。三年,在多伦诺尔受乾隆帝正式册封,获金册、金印,掌管喀尔喀教务。五年(1740),奉旨返漠北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修缮额尔德尼昭并建新寺院,巡视各地,召开法会,接纳信众捐献。十五年(1750),接受栋科尔呼图克图那旺占巴勒丹沁赠予汗山(在库伦南部土拉河南岸)南方寺院(后称广教寺)和属僧等。从僧达3万余人,属民千余户。十九年(1754),奉诏设“额尔德尼商卓特巴”,专管行政事务,本人专理教务。逐步完善宗教制度,命僧学院教习经典,授僧学位。制定寺院建筑法,规定喇嘛之法衣、祭礼、祝文、赞诵等。二十一年,奉乾隆亲笔诏令,召集各部王公,稳定喀尔喀局势,使清军得以顺利平定厄鲁特蒙古辉特部阿睦尔撒纳和青衮咱卜的叛乱,故被乾隆加封为“敷教安众大喇嘛”。二十二年十二月(1758年2月),因染天花在库伦入寂。乾隆敕建“敕愿寺”,供奉其舍利塔。

猜你喜欢

  • 槃瓠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犬名。又作盘瓠、盘护。中国南方一些民族图腾崇拜的偶象。《魏略》日:“高辛氏有老妇,居王室,得耳疾,挑之,乃得物大如茧。妇人盛瓠中,覆之以茧,俄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槃瓠。”后成为高辛

  • 乌塔汗

    皮口袋。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今内蒙古、黑龙江省鄂伦春族地区。为旧时鄂伦春人皮制用具的一种。以4条犴大腿皮或2个犴头皮制作,3—4天做成,可用十几年。每只可装粮食或肉干50斤。黑龙江省逊克、呼玛和爱辉县

  • 根惇

    ?—1705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和托辉特鄂托克首领。又作根敦。号额尔克岱青。博尔济吉特氏。硕垒乌巴什孙。康熙二十五年(1686),札萨克图汗部台吉罗卜藏额璘沁逃奔准噶尔后,众无主,受命辖其众,授札萨克。

  • 筷子舞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流行的传统舞蹈。因以筷子为舞具,故名。原为男子独舞,以头顶燃灯,右手执筷,击打身体有关部位,发出声音,边打边舞,动作主要表现在肩、手、腰、腿,节奏强烈,动作健美。在节庆佳日或宴会上即

  • 常钧

    ? —1789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字和亭、可园。雍正四年(1726),由翻译举人授中书,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仓场侍郎授河南巡抚,历江西、甘肃、湖北、云南巡抚。三十一年(1766),任湖南巡抚

  • 哈尼

    赫哲语音译,意为“思想的灵魂”。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相信,人有3个灵魂,其为第二个灵魂。据传,它能暂时离开人的肉体,到远的地方去;人在睡觉时,它离开人的肉体,和别人的灵魂或神

  • 那盖

    ?—506南北朝时期柔然可汗。郁久闾氏。※吐贺真次子,※豆仑叔。豆仑可汗当政,残暴好杀,部众纷纷叛离。柔然太平八年(北魏太和十六年,492),与豆仑分道进击离异自立为王的高车副伏罗部酋长阿伏至罗,本军

  • 木阳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霞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该地女真首领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喜乐温河等11卫同时设立,辖前苏联滨海边区绥芬河支流格尔兹纳亚河流域。

  • 张秀眉

    约1822—1872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台拱厅(今台江)仰冈寨人。苗族。家贫苦,靠当雇工为生。咸丰(1851—1861)初,遭灾荒,粮食歉收,官府限以白银抵交军粮,苗民无力交纳,至以掘祖坟

  • 匈奴使用的一种兵器。《汉书·匈奴传》:“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颜师古注称:“铤,铁把小矛也,音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