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唐和

唐和

北宋湖南桂阳瑶民起义首领。因桂阳地方官府残酷捕杀贩盐入山的瑶民和肆意掠夺瑶寨,瑶民积怨如山。庆历三年(1043),号召瑶民响应黄捉鬼发动的反官府、除暴吏的斗争。不久黄捉鬼遇害后,联合当地瑶、汉百姓,掀起更大规模的斗争。率义军攻打桂阳城,占据蓝山县华阴峒,击败前来征剿的官军,杀巡检李延祚、潭州都监张克明。宋仁宗命潭州知府刘沆发兵征讨。因受抚者众而受挫。五年(1045),以桃油坪、能家源等地为据点,再度起事。是年冬,于华阴峒隘口大败内殿崇班礼宾副使胡元、右侍禁郭正、殿侍王孝先所率官军,胡元等被杀,刘沆也因此被罢黜。宋仁宗纳知桂阳监宋守信之策,遣熟悉溪峒之事的衡州祭酒黄士亢统兵镇压。他被迫率众转移至郴州黄莽山,后又转战英州、韶州等地,依山拒守。七年(1047),接受朝廷招安,受封,其众悉降。

猜你喜欢

  • 傣语音译,意为“村寨”。云南西双版纳等傣族地区的自然村。每村7—8户到70—80户不等。一个村赛基本上就是一个农村公社,但已演变成封建领主政权的基层组织。曼的头人称“波曼”(寨父)、“咪曼”(寨母),

  • 频峒

    壮族古地名。又称频洞。北宋时属邕州左江道,地当今广西靖西县平洞(亦作“频洞”)圩,后改称岳圩。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

  • 牒耳葛太保果直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辽,置12宫1府,其中3宫设有闸撒。牒耳葛太保果直为承天皇太后※崇德宫下之一闸撒。“果直”,又译作“果只”,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一※抹里(相当

  • 侨如

    ?—前616春秋时长狄鄋瞒的酋长。《左传》载,鄋瞒酋长为兄弟5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斯。初服属于赤狄,勇猛善战,为北狄联盟的骨干。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并分裂。周顷王三年(前61

  • 李锦贵

    ?—1861清咸丰年间广西上林壮族起义首领。上林县东(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思林南、右江南岸)关村人。壮族。自幼勤奋好学,精通诗文。为人刚直侠义,颇孚众望。咸丰(1851—1861)初,被村人举为东关团总。

  • 奥老黑

    犴皮套裤,参见“阿拉木什”(1225页)。

  • 沙陀军

    唐后期由沙陀劲骑组成的军队。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沙陀首领朱耶执宜率部众至灵州附唐,灵盐节度使范希朝将其安置于盐州(治今陕西定边)。次年,范希朝徙河东节度使,镇太原,沙陀举军随之往河东。希朝以沙陀

  • 伊屯河卫

    见“亦东河卫”、“亦屯河卫”(873页)。

  • 布隆闺

    即“隆闺”(2136页)。

  • 白苏尼

    见“白苏尼咥”(6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