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喝盏

喝盏

古代蒙古贵族饮宴习俗。源于金朝女真族旧礼。元太祖成吉思汗沿袭此俗,据《新元史·乞失里黑传》载:“太祖即位,乞失里黑、巴歹并封千户,赐号答剌罕,遇大宴喝盏。”。此为蒙古宫廷饮宴设司礼官之始。《道园学古录·孙都思氏世勋之碑》释其意曰:“国家凡宴飨,自天子至亲王,举酒将酹,相礼者赞之,为之喝盏”。《南村辍耕录》则详细记述了宴饮喝盏的情景:元帝宴飨时,一人手持酒觞,立于右阶,另一人持拍板,立于左阶。进酒前,持板者赞曰:“斡脱”(亦作月脱,蒙古语进酒之意),持觞者和道:“打弼”(就座之意)。俟持板者击板一拍后,王侯大臣等按规定或坐或立或跪。随之奏乐,向皇帝进酒,饮毕授杯,乐声亦止,另奏别曲,王侯大臣等饮酒。饮料有马湩、葡萄酒、米酒、密酒等,以银制或镀金大盏盛之,列于食案,每2人合一大盏,各有大勺一把,取酒于盏中而饮。宴后,命优人、幻人、技人向皇帝献艺。诸王设宴时,亦行此俗,但规模比宫廷小。

猜你喜欢

  • 丰镇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侯补知府、丰镇蒙民理事同知德溥纂修。光绪十年(1884)成书。民国五年(1916)印刷。线装竖排铅印。1函2册,8卷。卷前凡例、目录,卷一星野、星图、占候、沿革、疆域、道路;卷

  • 觉罗伊图

    ?—1677清朝大臣。满洲镶红旗人。顺治元年(1644),授秘书院学士。二年,参与修《明史》,任副总裁。三年,译成明洪武宝训。四年,加三等轻车都尉。九年(1652),充修纂太宗实录副总裁,授宗人府启心

  • 海朱亥

    蒙古语译音,其意为用布制作的小人,是儿童的玩具。起源于萨满教的偶像崇拜。玩具以白布制作,塞羊毛或棉花等物,然后画出眉、眼、鼻、口,并用黑线绣出各种发式,穿着蒙古袍,用不同脸谱和服饰可做成不同人物。玩时

  • 马岗地

    “马岗”为藏语音译,※外差中的一种。旧时以岗为单位向原西藏地方政府服兵役的土地。每一马岗,约有土地40※克,通常须出常年兵一名,兵员的衣食用费由被分予此种土地的农奴负担,清代还要自带武器。按乾隆五十八

  • 白倭泥

    参见“黑倭泥”(2228页)。

  • 捡骨葬

    见“拾骨葬”(1621页)。

  • 清客居士集

    书名。元袁桷(1266—1327)撰。50卷。桷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出身南宋官僚家庭。少从戴表元、王应麟、舒岳祥诸遗老游,学有所自,及长践历朝堂,再入集贤,八登翰苑,为丞相拜

  • 女真进士题名碑

    碑名。又称“宴台碑”、“宴台女真国书碑”等。以女真文字题刻,记录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及第进士的情况,包括试题、考中者姓名及其里贯等内容。共有女真文字23行,据道光年间拓本,额题12字,正文尚存1

  • 思州宣抚司

    见“思州宣慰司”(1659页)。

  • 图尔额依格尔部

    清代布鲁特(柯尔克孜)部落名。又译图尔格依格尔部。乾隆二十四年(1759)归附清朝。其首领密尔杂曾获六品顶戴蓝翎。在喀什噶尔城(今新疆喀什)西300余里乌帕喇特卡伦外游牧,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