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绒语

嘉绒语

我国四川部分藏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理县、马尔康县、小金县、金川县、壤塘县、红原县、黑水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色达县和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使用人口9万多。嘉绒语有东部、西部和北部3个方言。方言间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差别较小,方言间通话有困难。以四川马尔康县卓克基话为例。语音特点是:复辅音很丰富,有200多个,分二合和三合两类,用前置辅音、基本辅音和后置辅音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单辅音一般在40个左右,塞音、塞擦音分清、浊、清送气3套,塞擦音有舌尖前、卷舌、舌叶和舌面4套,方言中有小舌部位的塞音和擦音。单元音有7个,没有长短、卷舌、松紧之分。复元音以后响为主,有少量前响复元音,辅音韵尾有两类,单辅音韵尾有—p、—t、—k、— m、—n、—、—r、—1、—s9个,4个复辅音韵尾—ps、—ms、—ks、—s均出现在藏语借词中,有高低2个声调,有区别词义和语法意义的作用,但不大。语法特点是:有十分丰富的粘着形态和屈折形态。量词相对说不及其他藏缅语丰富。词类可分为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10类。名词词头与动词、形容词、数词词头有区别。名词有双数和复数、指小和人称领属范畴。前两种用后缀表示,后一种用前缀表示。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复数,双、复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量词不丰富,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数词和量词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动词有人称、数、时态、式、态、趋向等语法范畴。用词根屈折、添加前后加成分、重叠词根等多种形式表达。形容词无级的语法范畴。结构助词不丰富,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对较小。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一宾一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语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词汇特点是:带词头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在词汇中占的比重较大,单音节词相对来说较少。合成构词时词头一般要去掉,合成方式有并列、偏正、支配、表述。借词主要来源于藏语和汉语,内容偏重在文化、政治方面,藏语借词宗教术语居多数。

猜你喜欢

  • 索诺木衮布

    ?—1769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汗。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长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受命袭汗爵,兼盟长。同年夏,以身病往库伦拜谒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请诵经庇佑。次年,徙牧乌兰古木(今蒙

  • 孝和庄宪皇帝

    见“耶律阮”(1301页)。

  • 也松格

    蒙古国宗王、大将。又译亦孙哥、也先哥、也孙哥、也相哥、移相哥等。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弟※合撒儿次子。以英勇善射著称。约元太祖二十年(1225),西征还师后,全蒙古那颜贵族聚会于不哈速赤忽时,曾射335

  • 筸子坪长官司

    明永乐三年(1405)置,治所在今湖南凤凰县北。时,辰州卫指挥佥事龚能等招谕筸子坪等处三十五寨※生苗向化,龙廖彪等苗民首领遣子入朝,请设官抚治,遂设长官司,以廖彪为筸子坪长官。给印章,赐冠带、袭衣、钞

  • 乌什和卓

    见“伊克和卓”(807页)。

  • 索南坚赞

    1372—?藏传佛教萨迦派僧人,故又称萨迦巴索南坚赞。藏族。生于夏鲁康萨。8岁既晓佛典,并广读经论。17岁随索南查巴及贝甸僧格出家,取名索南坚赞贝桑波。及长,从布顿仁钦珠(即布顿大师)、杰赛托梅桑波、

  • 小汉

    见“萧翰”(1992页)。

  • 坊里制

    元代社会的基层行政组织制度。“坊”指城关中的基层行政设施“隅”和“坊”;“里”指农村中的基层行政设施“乡”和“都”。元制:城市录事司下分设隅、坊二级,隅设职事人员隅正,坊置坊正。农村中分设乡、都二级,

  • 那克楚

    参见“那曲”(927页)。

  • 大都督府

    西夏官署名。总诸路军马,督护诸将。属次等司。长官称令公或府主。天盛年间(1149—1169)设6正、6承旨、1剌史、6都案、6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