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族花儿

回族花儿

回族民歌。别名“少年”,又称“野曲”、“山曲儿”。起源于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流行于甘、宁、青、新疆回民地区。约产生于元代(一说为明代),是当地回族吸收西北其他各族的“花儿”艺术形式,创造的一种民间歌曲。以河州花儿为主,蒹习临洮花儿。前者长于抒情,后者以叙事为主。在形式上分“散花”和“本子花”。前者为单首短篇,有4句、6句、8句以至12句不等。后者指成本成套的带有连续性的长篇作品。内容由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通俗小说,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传统戏曲的内容改写而成。以爱情内容为主。近代又产生了史诗型的“花儿”。河州“花儿”代表曲令有“河州大令”、“河州二令”、“河州三令”、“尕马儿令”、“白牡丹令”、“水红花令”、“六六儿三令”等约三十余种。多采用西北汉语方言,间或夹杂阿拉伯、波斯语汇。演唱方式有独唱、对唱、合唱,或用曲艺形式演唱,称“花儿说唱”。代表作以《马五歌与尕豆妹》最著名。著名歌手有马古拜、杨塞尔吉、黄三等。

猜你喜欢

  • 哈克三

    ?—1678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骁骑校法萨哩巴图鲁之长子。顺治二年(1645),任礼部笔帖式。累迁至员外郎。十四年(1657),授护军参领。康熙二年(1663),随靖西将军穆哩玛征湖广李来

  • 代子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代替”的意思。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牛录额真(满语音译,汉译“佐领”)下设代子2人。太宗天聪八年(1634)改为骁骑校,是牛录额真的副手,

  • 五大臣

    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开创后金汗业的功臣五人立为理政听讼大臣。此五臣即:※额亦都、※安费扬古、※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擢居此要职。战时率领八旗兵出外征战,平时在内佐理政务和

  • 赛吚吚奢

    见“赛里舍”(2468页)。

  • 闲散世职

    参见“闲散”(1118页)、“世职”(487页)。

  • 乐音奴

    见“萧乐音奴”(2000页)。

  • 练地

    解放前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一种轮作方式。过去景颇族人耕作不重视人工施肥,旱地开荒的第一年,一般不种稻谷,而栽种豆类、棉花等作物,称之为“练地”,第二年种旱谷时才长得好,种二三年地力耗尽,产量递减,即行丢

  • 奕詥

    ?—1868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宣宗※曼宁第八子。道光三十年(1850),文宗奕即位,封钟郡王。咸丰十一年(1861),穆宗载淳即位,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1864)

  • 敖洛克腾

    清前期鄂温克族部落头人。清崇德年间(1636—1643)至康熙二十年(1681),清政府陆续编鄂温克旗、佐。康熙六年(1667),清政府按八旗制,将其属下2134名壮丁,按原有氏族,编为29个佐领。康

  • 述不姑

    见“术不姑”(4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