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家语

土家语

我国土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关于语支问题,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属彝语支,一种认为成立土家语支。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泸溪,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宣恩以及四川省涪陵地区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等,使用人口约18万。土家语分南、北两个方言,方言差别较大,方言间难以通话。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语法上也有小的差别。以龙山靛房土家语为例:语音特点:有21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分清送气与不送气,无浊音。塞擦音有舌尖前和舌面前两套,无唇齿音。无复辅音。有10个单元音,分鼻化与非鼻化两套。有15个复元音,分前响(3个)、后响(9个)、三合(3个)3类,前响复元音由主要元音加i、u韵尾构成,后响复元音由i、i、u介音加主要元音构成。无辅音韵尾。有3个声调。区别词义的作用较大。有丰富的连读音变现象。语法特点:虚词、形态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象声词、连词、助词、叹词11类。名词有复数语法形式,在名词后加te55后缀表示。数词“七”以上的基数一般使用汉语借词,数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和量词结合作句子成分,结合的次序是数词在前,量词在后。量词很丰富,语法作用较大。人称代词分单数和复数。指示代词很丰富,分近指、较近指、远指、较远指、更远指,每类指示代词中还有一些不同的带有细微差别的说法。动词有体、态、趋向等语法范畴。体分将行、即行、进行、完成4种,每种体又包括4种时态,用词根屈折形态加助词等方式构成。趋向范畴分向心和离心两大类,每类又包括命令、陈述两种语气,每种语气又包括常式和变式两类,均用后加成分表达。态有交互态、短时态、静止态,用加虚词等方式表达。形容词除了本身重叠外,还有丰富的生动形式,一个基本形容词可带数10个重叠后附生动形式。形容词有级范畴,分原级、加深级和最高级3种,用重叠和重叠词根插入虚词等方式构成。结构助词较丰富,分别标明主语、宾语、定语(间接宾语)、状语、补语,句法作用较大。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在中心词后,普通状语在谓语前,否定副词作状语在谓语后。补语在中心词后。词汇特点:复音词占优势。构词的前缀、后缀较丰富。复合词一般有联合、偏正、述宾、综合等结构形式。四音联绵词很丰富。借词主要来源于汉语,以音译方式为主。

猜你喜欢

  • 舒常

    ?—1798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舒穆鲁氏。武英殿大学士舒赫德子。乾隆十一年(1746),由文生员授蓝翎侍卫。十九(1754)、二十二年,两次因父获咎发往黑龙江。三十七年(1772),官正黄旗满洲

  • 彭添保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土家族。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抚使※彭万潜子。洪武二年(1369),父卒,袭宣抚使职。五年(1372),遣使献夏明玉珍所授之印。六年,于其地置永顺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命为宣慰使,

  • 曷鲁

    见“耶律吼”(1301页)。

  • 途鲁吉

    古代北方民族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五世孙笃来帖木儿位下。即《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和两唐书中之突厥。在元《经世大典图》(1331年纂)中,途鲁吉分布于可什哈耳(今新疆喀什

  • 蒲陶

    即葡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于西域。汉张骞出使西域后,始移栽于中国内地。

  • 东山存稿

    书名。元末赵汸撰。7卷,附录1卷。汸,休宁(今属安徽)人,字子常。通经学,尤精于《春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其经术出于黄泽,文律得自虞集,学有渊源。明洪武二年(1369)应召预修《元史》,书成返里

  • 阿塔爱马克

    见“阿塔”(1197页)。

  • 李光先

    ?—1593明朝东府第七代土司。青海民和(一说西宁)人,土族。※李南哥七世孙,李崇文子。明嘉靖四十年(1561),袭指挥使职。万历十一年(1583)中武进士,升锦衣卫正堂。次年任南镇抚司佥事。十九年(

  • 彭水蛮

    见“施州蛮”(1716页)。

  • 兵屯

    清代新疆绿营兵屯田。康熙五十五年(1716)始置于巴里坤、哈密等处。乾隆二十二年(1757),经陕甘总督黄廷桂奏请,又以内地绿营兵在天山北路兴屯。后又扩及天山南路。所谓屯田兵,初为换防兵,后改携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