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四川越嶲土官。彝族。元末为邛部州(治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东北)招讨使。明洪武(1368—1398)中,归附。改为邛部军民州,任土知州。系后来邛部宣抚司之先世,用“岭”作姓的第一人。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兴年号。1042—?。
古代蒙古贵族女子的陪嫁者。又称媵哲(ying映一)、尹吉、引者思。蒙古语音译,汉译为“陪送”、“从嫁”。指古代蒙古社会中那颜贵族阶级作为嫁妆随女出嫁夫家之奴仆。《南村辍耕录》卷十七《奴婢》条载:奴婢“
见“脱古思帖木儿”(2083页)。
即“牌租阿巴特”(2250页)。
1888—1949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字福亭。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中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第31代孙,※特古斯阿勒坦呼雅格图多罗郡王长子。自幼在王府内读书,19岁已精通满、蒙文,能诵藏文本经
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又称波儿哈都台吉。孛儿只斤氏。※俺答汗孙,※辛爱黄台吉第六子。驻牧于张家口以北马肺山一带,距明塞200余里。隆庆五年(1571),明蒙通和,受明封为指挥佥事。在山西新平市口与
即“阿骨打”(1212页)。
①中国北方一些民族的官员或荣誉称号。源于突厥语,意为“自由自在清闲之人”。为突厥、契丹等民族的官员。《旧唐书·突厥传》作达干,《辽史》作达刺干,《辍耕录》作答剌罕。自蒙古成吉思汗起,作为荣举称号,平民
见“耶律和鲁斡”(13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