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祐皇帝
见“耶律弘基”(1308页)。
见“耶律弘基”(1308页)。
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旺察氏。自护军校累迁福建建宁镇总兵、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宣化、广东右翼诸镇总兵、正蓝旗汉军副都统。乾隆二十三年(1758),授参赞大臣,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哈朗特)。受命将索
西夏画师。小名那征,为甘州(今甘肃张掖)住户。夏仁宗乾祐二十四年(1193)曾到榆林窟(今属甘肃安西县)画秘密堂,即佛教密宗曼荼罗洞。榆林窟29洞,2洞、3洞为西夏密宗洞窟,或为其所画。榆林窟19洞甬
元封爵。一说将其列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吉思汗叔答里台斡赤斤后裔买奴由宣靖王进封。
唐时龟兹王。王族白姓。白诃黎布失毕之子。显庆三年(658),唐朝平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之乱,擒龟兹国宿将羯猎颠后,扶立其为龟兹王,授右骁卫大将军、龟兹都督府都督。同年,唐朝迁安西都护府於龟兹。上元(674
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白族。大理人。※高泰明第四子。受封为定远将军。初被父派往统矢府(今姚安)镇守。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前后,滇东三37部不断起兵反抗高氏和段氏统治,父率兵讨平之,遂被派
参见“地方台站”(678页)。
古碑铭。隋开皇二年(582)立。原地址不详,1927年陕西耀县军人派兵收存,现藏该县文化馆。原未曾著录。1963年马长寿考证后收入其《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一书。题名人数可识者63人,其中羌姓
清末新疆叶尔羌农民暴动领导人。叶尔羌(今莎车)人。维吾尔族。同治元年(1862),因不堪阿奇木伯克阿克拉依都的无理摊派,向当地政府请求免除,遭到阿奇木伯克毒打,遂率当地维吾尔族农民暴动。因叶尔羌参赞大
?—391东晋南北朝时期柔然部帅。一作屋击于。柔然首领匹候跋(? —394)的部属。北魏登国六年(391),因柔然诸部摆脱北魏控制,遭到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攻击,西逃途中被魏军追及,兵败南床山(今席勒山)
931—950五代后汉皇帝。948—950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后晋高祖刘知远次子。生于邺都,初从父镇太原,署节院使,累官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后晋初,授左卫大将军、检校司空,迁大内都点检、检校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