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女真语官职

女真语官职

据历史记载,女真族于建国前,乌古逎时期(1021-1074)始建官属,时官称多以女真语名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1115年)后,于建国初期仍沿用。汇如下表。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9)实行改革,全面采用汉官制,原称大都废除。详况分见诸条。

名 称职 司出 处
勃极烈建国前为“部
落长”。 建国
后各冠专名,
授宗室功臣,
位尊权大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孛堇(勃堇)部族长金史· 兵
志》、 《百官
志》
忽鲁统数部者金史·百官
志》
都勃极烈百官之首。金
太祖以是职
称帝,后不再
授人
金史·百官
志》、 《国 语
解》
谙班(汉意:
尊大)勃极烈
(谙版孛极
烈)
最尊官。授之
为储嗣
金史·熙宗
纪》、《熙宗二
子传》
国论 (汉意:
贵)勃极烈
国相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国论忽鲁(汉
意:总帅)勃
极烈(国论胡
鲁勃极烈)
国相金史·百官
志》、《杲传》
国论左勃极
国相。 佐政金史·百官
志》、 《宗 干
传》
国论右勃极
国相。 领军金史·百官
志》、 《宗翰
传》
国论昊(昃)
勃极烈
阴阳之官金史·蒲家
奴传》、《国语
解》
移赉(汉意:
第三)勃极烈
第三位贵官。
领军
金史·太宗
纪》、 《国 语
解》
阿买勃极烈留守京师,治
城邑
金史·辞不
失传》、《国语
解》

猜你喜欢

  • 奈雅玛

    犴皮上衣。鄂温克语音译。系额尔古纳河地区使用驯鹿鄂温克人旧时冬穿上衣。有带毛和不带毛两种,此称指带毛者,冬季穿;无毛者称“坡利套”,夏季穿。

  • 可失哈儿

    见“喀什噶尔”(2205页)。

  • 乞乞仲象

    ?—约697唐代营州(今辽宁朝阳市)地区粟末靺鞨酋长。渤海始祖大祚荣父(一说与大祚荣为一人)。亦称“大舍利乞乞仲象”或“舍利乞乞仲象”。“大舍利”,契丹官名(一说“大”是姓,“舍利”为官名),其子祚荣

  • 虎夫耶

    中国伊斯兰教四大门宦教派之一。又译“虎夫耶”、“胡夫耶”。系阿拉伯语,意为“隐藏”、“低念”,或称“低念派”。据说该派源于中亚的苏非派乃格什板顶耶,于康熙初年由一个被称为“阿印科”(维吾尔语“月儿泉”

  • 威州龙蒲暴动

    羌民反清斗争。顺治十二年(1655),威州附近龙溪、蒲溪等寨羌民配合张献忠起义军余部举行暴动,“攻城掘冢,势甚猖獗。”四川总督李国英令行威茂监军道佥事程翔凤、松潘镇总兵王道明等,分六路出兵,将暴动镇压

  • 塔吾克勒汗

    ?—1598哈萨克汗。又译泰外库勒汗。※贾尼别克汗曾孙,契晏依汗子。1582—1598年(一说1586—1598)在位。自明万历八年(1580)堂叔伯哈克那札尔汗被塔什干巴巴苏丹所杀后,即与父联合布哈

  • 白山靺鞨

    即“白山部”(597页)。

  • 玛木特呼里

    清代东布鲁特(前柯尔克孜族)首领。又译玛穆特呼里、玛木克呼里。初驻牧于格根噶尔奇拉、特穆尔图淖尔(前苏联伊塞克湖)一带。后为避准噶尔侵掠,西迁寓居安集延(前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境内安集延)。乾隆二十年(1

  • 门前礼

    甘肃北蒙古族婚俗。婚礼时,在新郎门前铺一块大白毛毡,用青稞粒镶出万字和莲花图案各一,新娘接到门前时,由主婚人命新郎跪在万字型图案上,象征一切吉祥;新娘跪在莲花型图案上,象征多子多福。主婚人同时朗诵祝词

  • 阿答卜

    明代云南顺宁府(治今云南凤庆)布朗族头人。宣德(1426—1435)初年起事。云南三司请发兵捕之,朝廷命黔国公沐晟遣人招抚,通事段保等往谕,遂归服,遣散其众,民得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