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①独龙语音译。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父系家族公社几经分裂后仍保留浓厚原始共产制的大家庭。一般包括同一父系祖先的三四代后裔及其配偶,约二三十人,同住在一座有若干间隔的大房子里,每个对偶家庭占一间隔,内设一个火塘,独龙语叫“卡尔信”,意为“火塘分居制”。每个大家庭均有家长,称“吉马戛”,负责安排生产和家庭内外重大事务。大家庭内部生产资料公有,实行集体共耕,收获物储藏在集体仓库,婆媳妯娌轮流煮饭,饭菜分配由家庭主妇主持,不分年龄大小按人平分,而对老人往往给予特殊照顾。这种共产制大家庭在20世纪初还是独龙族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1933年后国民党为了多征门户税,强制他们分居,加之独龙族私有制的萌芽和发展,促进个体家庭不断分出而日趋解体,但到解放前夕,仍有若干保留。 ②藏语音译,意为“寨落”或“城堡”。原西藏地方政府下属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名。位于基巧(相当专区)级之下,相当于内地的县。建于元末帕莫竹巴时期,初建有13个宗。每宗设宗本(县官)一二人,僧俗并用,管理全宗行政、司法、粮赋、差税等事务。宗署一般设在所在地高处,为石块砌成的高层碉堡式官寨。后噶厦政府按其面积、位置,分大、中、小、边4种。个别边宗因临边界要冲,位于大宗之上。宗政府不设民政、司法、财粮等机构,只设2个仓库,一为宗之贮藏所;一为噶厦仓库,存贮税收财物。 ③僜语音译。西藏察隅地区僜人乐器。即用竹子制做的竹口琴。声音较清脆,可吹奏简单的民歌曲调。

猜你喜欢

  • 六爪

    辽代契丹部名。“爪”为契丹语音译,“百”之意。迭剌部的组成部分,因有六百家奚,故名。早在肃祖之子洽昚时,即把六爪分为十一。天赞元年(922),以迭剌部强大难制,析五石烈为五院,六爪为六院,各置夷离堇。

  • 伊斯兰报

    参见“正道周报”(480页)。

  • 库车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库车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库车。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8员,分管印房、粮饷、军台诸事。隶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同治三年(1864),因被起义军攻杀,位缺。光绪十

  • 临松

    东晋十六国时期郡名。隶凉州。治今甘肃张掖县南。前凉张天锡于凉州置郡于临松山下,故名。北周废入张掖郡张掖县。匈奴一支卢水胡世居该地,后凉龙飞二年(397),卢水胡首领沮渠蒙逊(368—433)起兵取临松

  • 四夷馆考

    书名。明王宗载撰。2卷。成于万历八年(1580)。是书有向达在法国巴黎访得东方语学所藏《四夷馆考》抄本,罗振玉将其收入《东方学会丛书初集》。内容包括四夷馆所译诸夷(即少数民族)建置、沿革、山川、险易、

  • 野里

    见“哈烈”(1630页)。

  • 元氏长庆集

    书名。唐元稹(779—831)撰。60卷。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隋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少工属文,贞元(785—805)举明经科。穆宗长庆二年(822),曾任三月宰相。后历任同州刺史、武昌节度

  • 哈鲁河卫

    见“哈里河卫”(1639页)。

  • 图伯特

    ①(1755—1823)清代新疆锡伯族将领。一译图默特。姓伊拉里氏。乾隆二十九年(1764),随父母自盛京(今沈阳)移住伊犁,编入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三十八年(1773)应试,为披甲。后逐级擢升。

  • 云接寺塔

    见“摩云塔”(2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