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宣徽院

宣徽院

官署名。源于唐代,设南北院使,以宦官担任,总领宫内诸司及三班内侍的名籍和郊祀、朝会、宴飨、供帐等事宜。五代和北宋因之,由大臣充院使,常以枢密院官兼任。南宋废置。辽、夏、金、元复置。辽朝北面官中置宣徽北、南院,设有北、南院宣徽使,知北、南院宣徽事,知北、南院宣徽副使,同知北、南院宣徽事等官。西夏始设于毅宗奲都六年(1062),属次等司。掌朝会、宴飨、礼仪、祭祀。分南、北院,各设宣徽使以掌其职。天盛年间(1149—1169)有4正使、4承旨、4都案、18案头。金朝仿唐、宋官制,亦设宣徽院,下设内侍局、宫闱局、尚食局、尚药局。元朝始设于世祖至元三年(1266,一说四年)。七年,改为光禄司,后复为宣徽院。职掌供御食,宴飨宗戚宾客及诸王宿卫,怯怜口粮食,蒙古万户、千户合纳差发,系官抽分,牧养孳畜,岁支刍草粟菽,羊马价值,收受阑遗等。设官及品秩历有变化。十五年(1278),置院使1员,秩正三品,后定置院使6员,秩从一品,下设同知、副使、佥院、同佥、院判各2员。下领光禄寺、大都和上都之尚饮局、尚酝局、醴源仓、生料库、柴炭局及尚珍署、尚舍寺、尚食局、阑遗监、尚牧所、沙糖局、永备仓、丰储仓等机构。明洪武元年(1368),改并于光禄寺。

猜你喜欢

  • 白支根

    西藏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早期的一种宗教信仰陋习。当地民间认为,人死亡系某种“鬼人”或某家先世鬼魂作祟所致。一旦巫师为病人驱鬼治病未愈者或巫师判断由某家先世鬼魂作祟致死者均属“白支根”。死者家长据此便

  • 八项宣言

    1934年新疆军阀盛世才提出的施政纲领。内容为:实行民族平等;保障信教自由;实施农村救济;整理财政;澄清吏治;扩充教育;推行自由;改良司法。它是盛世才为巩固其统治、顺应当时国内外和新疆的政治潮流而制定

  • 朐衍之戎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建立政权,为※西戎八国之一,居今宁夏北部。秦穆公时臣服于秦。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王游北河(河套西南)至其地时,该族献五足牛于秦王。后西迁。

  • 德保马隘戏

    见“壮戏”(887页)。

  • 多滥葛

    即“多览葛”(849页)。

  • 梁弥泰

    宕昌羌国王。※梁弥博之子。《梁书·诸夷传》载:“弥博死,子弥泰立”。据考,弥博死后,继位者当为※梁仚定,他于懃定之后即位。南梁大同七年(541),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平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宕昌王。遣

  • 反歌

    苗族民歌。多为揭露官吏、地主或商人剥削、欺压百姓及民众奋起反抗等内容。大都包括起义斗争经过或颂扬民族英雄等内容。如《张秀眉之歌》(又称《十八年反政》)、“九松之歌”、“吴八月之歌”等,都真实地反映了历

  • 德和洋行

    解放前新疆乌兹别克族商行名。1881年塔什干乌兹别克人美尔沙里巴依和拉合满巴依创设,位于塔城。主要经营棉花、皮毛等土特产的出口,并输入俄货。不久,美尔沙里巴依移居乌鲁木齐。因招收通晓汉语的哈孜巴依为领

  • 苏克萨哈

    ?—1667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纳喇氏。额驸苏纳长子。初委署佐领。崇德六年(1641),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围锦州,败明总督洪承畴援兵于塔山,追斩杏山兵之潜逃者,叙功授骑都尉世职,晋三等轻车都尉。顺治

  • 逞加奴

    见“清佳努”(2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