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婢婢
吐蕃大臣。羊同(今阿里香雄一带)人。姓没卢。名赞心牙。世为吐蕃贵相。宽厚沈勇,有谋略,不愿为官,但好读书,国人敬之。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任鄯州(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唐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死后,吐蕃王室分裂,支持乞离胡,反对论恐热自为赞普,三年,遭论恐热20万兵袭击,遣将庞结心等设伏,大败论恐热于河州(今甘肃临夏)一带。四年,分兵五道拒守鄯州,屡退敌军。双方混战10余年,互有胜负。唐大中三年(849),败于牦牛硖,率部落3千余人徙甘州草地。
吐蕃大臣。羊同(今阿里香雄一带)人。姓没卢。名赞心牙。世为吐蕃贵相。宽厚沈勇,有谋略,不愿为官,但好读书,国人敬之。赞普赤祖德赞(815—838年在位)时,任鄯州(今青海乐都)节度使。唐会昌二年(842),达磨赞普死后,吐蕃王室分裂,支持乞离胡,反对论恐热自为赞普,三年,遭论恐热20万兵袭击,遣将庞结心等设伏,大败论恐热于河州(今甘肃临夏)一带。四年,分兵五道拒守鄯州,屡退敌军。双方混战10余年,互有胜负。唐大中三年(849),败于牦牛硖,率部落3千余人徙甘州草地。
地名。位于今河南滑县东。后燕永康二年(397),燕主慕容宝为北魏所败,丞相慕容德据守邺(今河地临漳西南邺镇),次年,率众4万余户南徙滑台,称燕王,建都,史称南燕。长乐元年(399),为北魏所取,始徙都
隋代钦州乌武僚(壮族先民)首领宁贙的石刻墓碑。宁贙(573—608),字翔威,宁长真之弟,世袭钦州土官。此碑刻于隋大业四年(608)。楷书汉字。分33行,每行39字,共计3267字。内容记述宁赞之家世
古地名。西汉置台登县。南朝齐废。北周武帝时复置。隋属越儁郡。唐属儁州。贞元五年(789),唐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与两林都大鬼主苴那时率兵共破吐蕃于此。宋为落兰部。元称泸沽(藏语音译,意即“两水交汇之处”
我国仫佬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及其邻近的柳城、忻城和宜山等县。使用人口约9万(1982),其中90%居住在罗城自治县。仫佬族无文字,有许多人
?—1162金大臣。本名斡论,亦作讹论。女真族。完颜氏。景祖乌古迺孙,国论乙室勃极烈阿离合懑次子。聪敏多谋略,通契丹字。太宗天会元年(1123),奉命督扈从诸军讨平乌底改叛众,授左监门卫上将军,为广宁
古城名。又称塔尔巴哈台城。位于塔尔巴哈台楚呼楚(今新疆塔城县地),乾隆三十一年(1766),由参赞大臣阿桂奏建。城周2里7分,高1.8丈。设3门:东翔和、西布悦、南遂亨。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驻扎。有满营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武宗海山子图贴睦尔(文宗)于泰定元年(1324)始受封。
清代新疆乌什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乌什。三十年(1765),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帮办大臣来驻,改称乌什参赞大臣。五十二年(1787)复旧制。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4员、
参见“长寿天亲可汗” (371页)。
见“内宿司”(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