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儿忽真隘
古代蒙古地名。又译八剌忽怯谷、巴儿忽真脱窟水。其地有巴儿忽真河,故名。约当今贝加尔湖东巴尔古津河流域一带。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曾以此为基地攻取周邻诸部。蒙古诸部统一前,巴儿忽部世居其地,成吉思汗曾与蔑儿乞部屡战于此。元太祖十三年(1218,一说二年,1207),并入蒙古国。
古代蒙古地名。又译八剌忽怯谷、巴儿忽真脱窟水。其地有巴儿忽真河,故名。约当今贝加尔湖东巴尔古津河流域一带。成吉思汗六世祖海都曾以此为基地攻取周邻诸部。蒙古诸部统一前,巴儿忽部世居其地,成吉思汗曾与蔑儿乞部屡战于此。元太祖十三年(1218,一说二年,1207),并入蒙古国。
明代蒙古贵族。汉文史籍作那竹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第七子。幼亡,无领地,无嗣。
即“尼雅”(764页)。
春秋后期赤狄反晋起义首领。周定王十三至十四年(前594—前593),赤狄潞氏、甲氏、留吁、铎辰等部先后被晋景公击灭,部众大部并入晋,成为农奴或军卒。因不堪晋国的奴役,不断进行反抗。周敬王二十四年(晋定
中国古代北方部落名。又译额勒只惕。蒙古※尼伦诸部之一。据拉施特《史集》载,其与晃豁坛、雪你惕、兀鲁兀、忙兀诸部为亲属部落,同出于一源。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地区。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多数地区从夏历七月七日迎接祖先的灵魂回家,之后每天早晚祭祀;至七月十四日,杀鸡、宰鸭、备肉,举行“烧包”仪式,将白纸剪成的纸钱、纸银、纸牛
西南古地考证。1篇。清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汉族)撰。内容详考汉牂柯郡16县,即且兰、无敛、平夷、夜郎、谈指、镡封、毋单、谈稿、同并、西随、进桑、都梦、宛温、句町、漏
南朝齐史书。纪传体。原名《齐书》,宋代始称《南齐书》,以便与李百药之《北齐书》相区别。南朝齐梁之际萧子显(489—537)撰。原书60卷,现在59卷,包括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子显字景阳,南
1867—1925民族工商业家。名仁椿,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自幼好学,从长兄温鹤汀读书。光绪十五年(1889)考取秀才,以教书为业。痛恨清朝官场腐败,接受新思想,与本地士绅创办开智学堂,并
约1695—1763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祖父喇嘛扎布,虔信佛教,曾去西藏觐见班禅额尔德尼,归来时,适值此孙出生,为之起名罗布桑嘉措。7岁从伊克昭盟一禅师为徒。学越2年
古突厥部之一。元代为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译“林木中百姓”)之一。又译客思的音、克失的迷。此称始见于唐代,位于唐努乌梁海之克木池克河畔之摩崖题铭及敦煌文书古藏文抄本均提及此部。法人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