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

呼和浩特十五大寺庙之一。亦称舍利(力)图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万历间(1573—162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僧格始建。该寺第一世活佛希迪图噶卜楚曾将藏文《般若经》译成蒙文,甚受第三世达赖喇嘛重视,并为第四世达赖喇嘛经师,万历三十年(1602)护送四世达赖喇嘛返藏坐床,传说他坐过达赖的法座。藏语称“法座”为“席力图”,故在归后改寺名为“席力图召”。清入关前后,与清政权关系密切。康熙帝征准噶尔,两次途经归化城,第二次赐寺名为“延寿寺”。雍正十二年(1734),该寺五世活佛被授为归化掌印札萨克达喇嘛,掌本地区黄教大权。历经修缮和扩建,由原来面阔、进深仅三间的小庙,渐次扩大为五进,有侧殿、仓房、碑亭、钟鼓楼及山门前的木牌楼等。碑亭内立有康熙时平定准噶尔之乱的纪功碑,碑文用满、汉、蒙、藏4种文字刊刻,其中叙及该寺在平叛中的功绩。

猜你喜欢

  • 卧佛寺

    本名宏仁寺,俗名大佛寺。佛寺名。在今甘肃张掖县城西南隅。西夏永安元年(1098)国师嵬名思能掘地得涅槃佛而倡建。一说为贞观三年(1103)崇宗为母梁太后祈求冥福而建。明永乐元年(1403)赐额“宝觉寺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右翼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翁金河。东至图鲁根山,接本部中前旗界;西至伊克布拉克,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南至博尔查克,接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乌拉克图,接本部右翼中左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

  • 大磐

    金朝将领。亦名蒲速越。渤海族遗裔。※大㚖之子。金海陵王(1149—1161年在位)时,官右骁骑副都指挥使。金世宗时,以大臣子,累官登州刺史,袭猛安。因伐宋有功,大定三年(1163),迁嵩

  • 韦俊

    太平天国将领。又名志俊。广西桂平县金田村人。壮族(一说祖籍广东,属客家人)。清咸丰元年(1851)正月,随胞兄※韦昌辉参加金田太平军起义。三年(185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封国宗。同年五月

  • 烘郭尔鄂博

    准噶尔山名。位于新疆伊犁惠远城西北。又称崆郭罗鄂博。旧为准噶尔部驻牧地。地多煤。乾隆四十七年(1782),于大山头、石人子、甘沟3处,开设煤窑24座。五十年(1785),复增窑12座。日出煤数十车,以

  • 对音库尔呼图克图一世

    约1695—1763清代蒙古佛教(喇嘛教)僧人。内蒙古乌拉特旗广觉寺活佛。祖父喇嘛扎布,虔信佛教,曾去西藏觐见班禅额尔德尼,归来时,适值此孙出生,为之起名罗布桑嘉措。7岁从伊克昭盟一禅师为徒。学越2年

  • 卜鲁兀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①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与兀列河等四卫同时设立。今人考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右岸博戈罗茨科耶附近,有说在宏格力河流域。 ②永乐十二年(1414)置,《满洲源流考》将该卫

  • 崇德可汗

    ?—824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代可汗。跌跌氏。长庆元年(821)嗣位,建号君登里逻羽禄没密施句主禄毗伽可汗(意为“受命自日神而成为伟大英雄权威圣智可汗”),又作登逻骨没密施合毗伽可汗、登罗骨没施合毗伽可汗

  • 石砫安抚司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 成达文荟

    书名。中国回族及伊斯兰教史论著汇编。民国时北平(今北京)成达师范出版部编辑。4卷。收论文262篇。分为教义、教律、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史乘、教务、文艺等9类。另有附录,专述成达师范学校历史沿革。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