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徐夷

徐夷

古族名。先秦东夷之一(一说原不属东夷,为诸夏之一)。又称徐方、徐戎;因以虎为图腾,殷墟甲骨卜辞称之为“虎方”(一说虎、徐为一音之转)。分布在淮水以北,黄河故道以南地区,约为今安徽泗县以北,至江苏徐州市一带地方。其与淮夷是东夷集团中比较强大的两支,《尚书·费誓》中有,“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商代,一度强大到影响成汤播迁。周成王东征,其被征服,但未遭灭国迁社之祸。至周穆王时又强大起来,与周抗衡,《竹书纪年》记有,“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并迫使穆王不得不承认其首领徐偃王为东方霸主。《后汉书·东夷传·序》记此事较详:“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春秋时的徐夷(国),经常参加诸侯会盟,仍被“诸夏”视为东夷的一部分。后被楚国所败。至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其国为吴所灭,居民成为汉族的先人之

猜你喜欢

  • 倒喇

    辽、金、元、明、清时代在中国北方各族中流行的一种歌舞杂戏。亦作��喇。蒙古语称其艺人为倒喇黑赤或倒喇赤,汉译作倒喇金、倒儠匠。沈榜《宛署杂记》云:“弹唱人曰倒儠匠”。一说源

  • 妪厥律

    见“乌古部(332页)。

  • 梳子苗

    苗族的一支。自称※蒙。分布在贵州惠水摆榜地区,故又称“摆榜苗”。系自平塘迁入。因短发不包头帕,脑后横插一把木梳而得名。妇女穿黑色大襟短上衣、黑色短裙,黑裹腿。衣襟缀有锦边,短裙的裙腰及下摆镶白边。语言

  • 裴安定

    唐时疏勒王。仪凤(676—678)时,其国为吐蕃破。开元十六年(728)唐朝遣大理正乔梦松摄鸿胪少卿册其为疏勒王,后事迹不详。

  • 奥鲁

    蒙古语音译,又译阿兀鲁黑,《元朝秘史》汉释为“老小营”。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守后方或随军的家属、辎重之总称。《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依蒙古定制,男子充军出征,妇孺则按千户

  • 合鲁碗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

  • 那乃

    见“赫哲族”(2422页)。

  • 诺岷

    ?—1734清朝大臣。满洲正蓝旗人。纳喇氏。先世居辉发。礼部尚书恩国泰之孙,都统那敏之子。康熙十一年(1672),由笔帖式授户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雍正元年(1723),擢内阁学士兼署工部侍郎,继授山

  • 阿巴噶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境内。牧地环锡林河(今西林河),东至浩齐特界,西、北接阿巴哈纳尔旗界,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元属上都路。明为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住地,至塔尔尼库同始名所部曰阿

  • 适鲁

    见“耶律室鲁”(13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