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热莫五根那罕
赫哲族旧时的丧葬风俗。赫哲语音译,意为“停尸木床”。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人死后,一般都在家停放数日才埋葬,天数视季节和死者年令而定,1至7天不等。尸床用木板搭成,将死者头朝门脚向里(或头向东,脚朝西)移置其上,用绳将死者两脚紧紧捆扎,用黄纸或黄布覆盖全身。用一细线绳拴在黄纸或黄布上,另一端放在床旁盛水的碗中,意示让死者喝水。床头置一桌,上放供品。床旁放两个盆,一为烧纸用,一装稀饭汤。入殓出殡后撒去。
赫哲族旧时的丧葬风俗。赫哲语音译,意为“停尸木床”。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人死后,一般都在家停放数日才埋葬,天数视季节和死者年令而定,1至7天不等。尸床用木板搭成,将死者头朝门脚向里(或头向东,脚朝西)移置其上,用绳将死者两脚紧紧捆扎,用黄纸或黄布覆盖全身。用一细线绳拴在黄纸或黄布上,另一端放在床旁盛水的碗中,意示让死者喝水。床头置一桌,上放供品。床旁放两个盆,一为烧纸用,一装稀饭汤。入殓出殡后撒去。
见“拓跋什翼犍”(1362页)。
过去云南景颇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最早具有长老性质,村寨内较大的姓氏通常都有一人,由同姓人众推举能联系群众,具有处理公共事务能力者担任,但须经山官认可,由山官赠刀一把,表示授权管理寨内事务。其职责是协助
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为区别于三国时期的魏国(曹魏),历史上也称后魏。参见“北魏”(529页)。
?—1583明建州左卫首领。又称他失、塔石、塔失。女真族。爱新觉罗氏。清景祖※觉昌安第四子,清太祖※努尔哈赤父。明嘉靖(1522—1566)末年,为建州右卫都指挥王杲部将,颇有胆略,屡随杲犯明边。后背
见“亦蛮卫”(872页)。
?—790唐代回鹘汗国第五代可汗。名多逻斯。药罗葛氏。※长寿天亲可汗顿莫贺之子。国人称泮官特勤。贞元五年(789),父死,嗣立,建号爱登里逻汨没密施俱录毗伽可汗(意为“受命于日月神,成为幸福伟大圣智可
壮族民间传统节日。亦称敬蛙节、祭蛙节、葬蛙节或蚂拐节。流行于广西东兰、凤山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或十五举行。是日清晨,男女青年争先到田间捉青蛙,最先被捉到的青蛙被称为“蛙头”,再捉一只与它配对,然后用
见“呾蜜”(1388页)。
布依族地区古代崖壁画。位于黔西南花江河北岸。1978年发现。由“马马崖壁画”、“汉元洞壁书壁画”、“牛角井壁画”所组成。画面有人物、飞鸟、房亭、楷书汉字及人骑马、牵马、奔马等图像。时代古朴,民族特点浓
清末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字守谦。河北宛平(今北京)人。先世西域人。相传为先贤斡噶斯之后,族姓繁衍,徙及内地。回族。因“斡”、“王”音近,以“王”为姓。居北京牛街“王老师傅胡同”。自明代起,族中历有人主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