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珈语

拉珈语

自称“拉珈”的瑶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部分山村,使用人口约有9000人。拉珈语内部比较一致,可以不划分方言、土语,其语言特点,语音:声母分单纯音、复辅音、唇化音、颚化音4类,共35个,韵母复杂,多达119个。在固有词中送气音和清化鼻音声母都只出现于单数调音节。和壮侗语族大多数语言一样,在浊塞音声母前都带有喉塞音,如b bl等。韵尾前的元音i、ε、a、o、u都分长短。有—m、—n、—p、—t、—k等辅音韵尾。有一套鼻化韵母,鼻化成分比较重,有的带鼻音韵尾的韵母还要鼻化,如:、:、:n等。有8个基本调类,舒声调6个,促声调2个,跟古汉语的平、上、去、入四声,因声母清浊而又各分阴阳的情况相同,阴入、阳入又以元音的长短各再分为两个调值。词汇:词根以单音节的居多,构词能力较强。合成词大多数是修饰式的,带附加成分的词不多,附加成分都是前加成分。借词来源于汉语和壮语,汉语的占优势。早期汉语借词多为单音节的,语音接近粤方言;近期汉语借词多半是双音节的政治、文化用语,语音接近西南官话。语法: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虚词和语序。单音节的名词单独出现时多带量词,量词的这种用法,有定冠词作用。形容词作定语时大都在中心语后,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指示代词分鼻音声母和边音声母两组,都有近指、中指、远指的区别。鼻音组专门用来作量词或含有量词的词组的定语,位于中心语后,边音组多在带判断动词“是”的句子中充当主语,位于判断动词前。边音组的指示代词还可以指处所,充当宾语,位于句末。动词没有自动和使动语法范畴。判断动词“是”有tok55和tuk24两个,tok55多用于肯定的陈述句,tuk55多用于带否定副词的疑问句,也用于单独回答提问。状词作形容词、动词的状语时在中心语后。主语在谓语前,宾语、补语都在作谓语的动词后。

猜你喜欢

  • 应昌战役

    明朝与北元的一次战争。洪武二年(1369),明军攻克上都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元惠宗(顺帝)※妥欢贴睦尔率宫室退守应昌(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岸)。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左

  • 塔海绀卜

    蒙古国将领。又译塔海绀不、塔海甘卜、达海绀卜、答海绀卜。太宗六年(1234),灭金后不久,受命统兵征四川。次年,蒙古军分三路攻南宋,任都元帅,随皇子阔端率西路军,由秦、巩入四川。攻石门,招降亡金便宜总

  • 慕容德

    336—405十六国时期南燕建立者。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人。鲜卑慕容氏。前燕国君※慕容皝少子。后燕国君※慕容垂弟。前燕慕容时,封梁公,历任幽州刺史、左卫将军,慕容暐时,改封范阳王

  • 额尔德尼·托卜赤

    即“蒙古源流”(2337页)。

  • 阿育习

    ?—1652清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乌梁罕(兀良哈)氏。世居迈勒罗豁地方。原系喀喇沁大臣后裔。国初率丁壮170人归附,仍令管喀喇沁牛录,授游击世职。天聪三年(1629),随军征明北京,率本甲喇兵同固山

  • 片马抗英斗争

    清代云南傈僳族人民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片马等地的斗争。片马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境内高黎贡山西侧,元属云龙甸军民府,明属永昌府茶山土司,清代并入保山县登埂土司辖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

  • 德昂语音译。为分布在云南潞西等地德昂族的自称。因其妇女筒裙颜色中灰白色明显,故被当地汉族称为“白崩龙”。

  • 帐房戴头婚

    裕固语称“杨恩开楞”。旧时裕固族婚俗。流行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等地区。女子长到15或17岁时,须举行戴头仪式(似成人礼)。父母事先请喇嘛根据姑娘的属相和生辰选择吉日良辰,一般在夏历腊月初八,天刚亮时

  • 敷答河千户所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亦作法坦河所。永乐七年(1409)四月,奴儿干鞑靼首领忽刺冬奴等65人来朝,以其居地置卫、所,与伏里其、乞勒尼2卫同时建立,据考在前苏联境内黑龙江下游伏答河流域。

  • 蒲察移剌都

    ?—1218金大臣。东京(今辽宁辽阳市)猛安人。女真族。蒲察 氏。太子太傅吾迭子。勇健多力,由护卫十人长,累官为武器署令。从军,兵溃被蒙古军俘获。贞祐二年(1214),与降兵万余人逃归。迁隆安府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