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拜寺口塔

拜寺口塔

西夏寺塔。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金山乡贺兰山东麓拜寺口寺院内。西夏时期建,今存两塔,俗称双塔。两塔依东、西方向并列,相距百米。同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13层,高约45米。塔顶为上仰莲花刹座,承托十三璇相轮。两塔塔身装饰略异,东塔每层檐下均为两个砖雕兽头,怒目圆睁,威严凶猛;西塔每层檐下正中均设1方形浅龛,内塑立佛1尊,两侧各有1砖雕兽头,口吐宝珠,串若悬河,塔棱转角处上方塑坐佛1尊。两塔装饰繁缛华丽,充满神密的宗教色彩。该寺院可能为西夏佛经题款中记载的“夏国贺兰山佛祖院”。

猜你喜欢

  • 铜鼓

    古代百越、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使用的重器,近现代为壮、布依、侗、水、仡佬、苗、瑶等民族节日和宗教活动中的重要乐器。今分布在两广、云、贵、川等地,以广西为最多。一说系由铜釜演变而成。据考古发掘及古籍所载,

  • 行官司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酩��啰”。属下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2都案、4案头。

  • 八角鼓舞

    白族主要舞蹈之一。跳法与※霸王鞭舞略同。跳双人对舞时也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等竞技动作。舞动时,根据动作的繁简与走向,又形成“凤穿花”、“双采花”、“五梅花”、“一条街”、“龙吐水”等各

  • 伯都讷

    地名、地区名。又名那拉洪。位于吉林城北。辖域东西420里,南北170里。东至拉林河(涞流河、兰陵河)五常厅,西接蒙古郭尔罗斯部,南连巴彦鄂佛罗边门(即法特哈边门外荒山嘴子吉林府),北邻拉林河双城厅。唐

  • 周行逢

    ?—962五代末宋初官员。朗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少不事产业,以骁勇累迁裨校。后周广顺二年(952),乘楚王马氏兄弟争国,朗州乱,与节度副使王进逵、行军司马何景真率舟师破潭州,据其城。三年,领集州刺

  • 庵罗

    突厥汗国可汗。又作庵罗。阿史那氏。※佗钵可汗子。隋开皇元年(581),父临终遗言传位于其兄木杆可汗子大逻便。因大逻便母出身微贱,部内不服,而庵罗母尊,素为部众敬重。纷乱中,统领汗国东部地区的摄图声言:

  • 罗藏丹森讲索

    1878—1888清代内蒙古最大活佛章嘉呼图克图五世(一作六世)。又译作罗藏也摄丹丕嘉磋、业希丹毕嘉索等。加佛教传说的13位先世,亦作第十八世。一说土族,一说藏族。生于西宁附近之多隆基(一作多尔古)地

  • 郡主

    清代宗室亲王嫡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一等。和硕亲王女,不论嫡生庶出,咸系“和硕格格”美称。初制,均以封为郡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廷议以其侧福晋所生之女同与嫡出者一例授封,实为过优,题准改为“郡

  • 吴黑苗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许保”(496页)。

  • 出空格

    见“祝孔革”(17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