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括地

括地

金代拘括被非法侵占的官地和无主地以授所迁猛安谋克户或令民请射而官得其租的措施。正隆元年(1156),遣纥石烈娄室等分行大兴府、山东、真定府,拘括系官或荒闲牧地及官民占射逃绝户地,戍兵占佃宫籍监、外路官本业外增置土田,及大兴府、平州路僧尼道士女冠等地,以授所迁猛安谋克户,且令民请射,官得其租。此后经常派官员去各地括荒地及冒佃之地。执行中也时有偏差,如遇“皇后庄”、“太子务”之类,止以名称便指为官地,百姓所执凭验,一切不问。大定二十一年(1181),山东、大名等路猛安谋克户,不亲亲稼穑,尽令汉人耕种,山西田土亦多为权要所占,有一家一口至30顷者,遂又规定猛安谋克户除牛头地外,仍各给10顷,余皆拘入官,均赐贫民。括地之法,终金一代,一直推行。

猜你喜欢

  • 失必儿

    蒙古森林诸部(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汉意“林木中百姓”)之一,也作为地名。又作亦必儿—失必儿。一说中世纪的东方人和中国人用以指亚洲东北部的广大地区,相当于今西伯利亚。邻近乞儿吉思等部。居民以狩猎为业

  • 大爨碑

    即“爨龙颜碑”(2590页)。

  • 托罕河卫

    见“督罕河卫”(2356页)。

  • 牂牁郡

    见“牂柯郡”(1960页)。

  • 祭卡吉得玛

    旧时蒙古族的祭祀活动。即对所谓“驱邪除恶”的护法女神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一般在农历正月、四月、七月、十月初十祭祀,祭时将卡吉得玛与她的男伴德木其格拥抱的裸体双身像,俗称欢喜佛像,大的有8尺高,小的有2

  •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知峒

    旧时壮族土官名。为广西左右江流域壮族一级(相当于区、乡)土司衙门的首席土官。负本峒总责。下设总化(总管)、副峒、掌峒、钱峒、权隘各1人,分管各村屯及有关事宜。世袭,接替时由知州、知县加委。领有官田以为

  • 巴州僚

    南北朝至唐代巴州地区僚人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分布在四川巴中、平昌一带。北魏延昌三年(514),以梁、益州控摄险远,于归化郡置巴州(治今四川巴中),以统诸僚。令巴州僚人首领严始欣为刺史。立隆城镇,所辖

  • 马蹄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普光寺”。在甘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海东科尔寺属寺之一。为肃南著名的格鲁派寺院。相传此寺马蹄殿青石板上有马蹄印迹,故名。系藏族部落马蹄十四族所建,并由十四族供养。全寺包括金塔寺、千佛

  • 钵露罗

    即“波路”(15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