搠里蛮
见“搠儿马罕”(2355页)。
见“搠儿马罕”(2355页)。
即“诺曷钵”(1954页)。
见“察哈尔萨雅克部”(2480页)。
?—1570明代移居土默特的白莲教首领。蒙古名把汉笔写契。汉族。大同山阴(在今山西山阴县东南)人。嘉靖三十三年(1554),与赵全等30余人投东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居丰州滩,“造室力农”,被称为把
1310—1358元代乌思藏高僧。顺帝帝师。出身于萨加款氏家族。其两兄曾先后任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明宗,文宗六朝帝师,权势极盛。其受封镇国公、国师。至顺三年(1332)至大都(今北京)。元统元
西夏官署名。西夏语音“尼则割”,主财计,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8承旨、8都案、26案头。
相传为西汉经学家。叶榆(今云南大理)人。据方志传称“天资颖出,过目成诵”,因感滇区与内地交通阻隔,当地多不知汉文典籍,故欲传导汉族文化,变革当地风俗。汉武帝元狩(前122—前117)间,闻司马相如至若
?—1220金将领。隆安路(治今吉林农安县)猛安人。女真族。兀颜氏。初补亲军,充护卫,累官会州刺史。贞祐(1213—1217)初,为左卫将军、拱卫直都指挥使、山东副统军、安化军节度使。时山东义军蜂起,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
行政区划名。民国二十一年(1932)置。治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县。明清时为※勐卯安抚司,傣族聚居区。民国初年曾先后设弹压委员、行政委员。
清代书画家。字镜芝。四川巴县(今属重庆市)人。回族。县诸生。约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人。工诗、书、画,时有“郑虔三绝之目”。尤善篆、隶,见重于学使、书法家何绍基。著有《金石府韵府》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