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格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谟介。如史籍载宋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西夏派遣使臣摩格蔑密裕赍表赴宋朝进贡。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官名。一译作谟介。如史籍载宋元丰七年(1084)十一月,西夏派遣使臣摩格蔑密裕赍表赴宋朝进贡。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一种圆顶低矮的简陋棚子。“阔恩布如”亦作“昆布如”,“圆顶”之意;“昂库”亦作“安口”,“棚子”的意思。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春夏秋三季外出捕渔、狩猎时的传统住所。搭盖方法:从
西夏职官末品封号。西夏语音“多收”,西夏文《官阶封号表》有“文孝恭敬东南姓官民地忍”称号。下有义平、识睦、益盛、谋便、蔽集等5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明代藏区官署名。永乐十四年(1416)置。“领司奔寨”为“仁蚌宗”的异译,即今西藏仁布。首任行都指挥佥事喃喝加儿卜(南喀杰波的古译),为阐化王札巴坚赞(《明史》作吉剌思巴监藏巴藏卜)重要家臣、帕木竹巴
土族的史称。“土”非“土著”之意,系民族称呼,源于吐谷浑之“吐”。吐谷浑在唐朝中期以后被称为“退浑”、“吐浑”、“浑”,盖语急而然。《宋史》和《辽史》称作吐浑。“浑”蒙古语音译,意为人,故元时称为土人
宋代云南大理国国王段素隆年号。1023—1026,凡4年。
1826—1874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农民反清起义首领。又名正学。彝族。云南赵州(今弥渡县)瓦卢村人。原籍蒙化直隶厅南涧(今南涧彝族自治县)小李自摩村人,本姓“字”,因入赘李家而改姓。少时作奴仆。咸
见“佛宫寺释迦塔”(1097页)。
清代于新疆南疆官府置设之维吾尔族小头目。有额设和虚设两种。额设准其使用铜质顶带,定员;虚设为历任大臣沽名私赏,属临时委派,无定员。嘉庆十二年(1807),经松筠奏请,诏允俟额设缺出,择其奋勉者报部补用
见“哥利”(1835页)。
元末明初四川马湖地区土官。彝族。元末为马湖路(治所在今四川屏山县)总管。明洪武四年(1371)冬,遣子安仁进京朝觐,归附。太祖命改马湖路为马湖府,授其为土知府。子孙准世袭。辖有泥溪、平夷、蛮夷、沐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