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撒里畏吾

撒里畏吾

古族名。始见于元初文献。亦称撒里畏兀、馺里畏吾、萨里辉和尔;明称撒里畏兀儿;清称锡喇伟古儿、西喇古儿黄番等。“畏吾”、“辉和尔”、“畏兀儿”、“伟古儿”即“回纥”、“回鹘”之对音。“撒里”一说为地名“疏勒”之音变;一说为回纥发源地之河名,《新唐书·回鹘传》谓:回纥“居薛延陀北娑陵水”(一作薛灵哥水,即今蒙古高原之色楞格河),“娑陵”与“撒里”(sarig)音近,可证此说;一说源于宋时的※黄头回纥;一说源于西州回鹘或龟兹回鹘,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族分布于今甘肃敦煌西南、青海柴达木盆地,西至罗布泊、若羌之广大地区。以游牧为生。“居无城廓,以毡帐为庐舍,产多驼、马、牛、羊”。信仰佛教。13世纪初叶,蒙古国征服该地区。后元朝封忽必烈之孙铁木儿不花为“镇西武靖王”,封朵儿只班为安定王镇守其地。一些蒙古部落随诸宗王镇戍边境,进入撒里畏兀区域游物,在与撒里畏兀的长期交往中相融合。14世纪中叶,明朝在此地先后设置安定、阿端、曲先、罕东等卫,封元宗室宁王眩烟帖木儿为安定王。15至16世纪初,各卫因遭受吐鲁番察哈台后王的侵扰,不能自立,相继溃散,请内徙,遂东迁嘉峪关内肃州(今酒泉)及甘州(今张掖)南山一带住牧。

猜你喜欢

  • 瑞诰

    清代数学家。满洲正黄旗人。姓博尔济吉特氏。字凤纶。官广东盐运司。著有《筹算浅说》。

  • 屋质定变

    又作“乌哲定变”。契丹建国初期所平息的一起王位争夺事件。屋质(清代译“乌哲”),即耶律屋质,辽太宗时重臣,累官惕隐,掌皇族政教,尤得淳钦皇太后器重。大同元年(947)四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伐晋还军,卒于

  • 达赖喇嘛九世

    见“隆朵嘉措”(2137页)。

  • 县主

    清代宗室郡王嫡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二等。多罗郡王和多罗贝勒之女,不分嫡生庶出,咸系“多罗格格”美称。初制,郡王之格格应封时,均以封为县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廷议,其侧福晋所生之女同与嫡出者一例

  • 莫高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23个洞窟中有45条题记,93行,551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书。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等类型。有年款者4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念经诵咒、

  • 裕钢

    清朝大臣。字子维。蒙古镶黄旗人。初历任理藩院誊录官、笔帖式、主事、员外郎等职。光绪七年(1881),赏加四品衔。八年,充西藏随印司员。十年(1884),以办理唐廓交涉案有功,充开导洋务委员。十四年(1

  •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土司官署名。参见“松潘等处安抚司”(1298页)。

  • 笃娑钵提

    见“笃婆钵提”(1678页)。

  • 刘元海

    即“刘渊”(859页)。

  • 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

    书名。清道光九年(1829)曹振镛等奉敕撰。80卷。是关于清朝政府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的记录。以年、月、日编次。凡有关张格尔窜乱的奏报、上谕,以及清廷出师平叛的敕命等,俱多收录。是了解张格尔叛乱和清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