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施蛮

施蛮

古族名。属乌蛮系统。始见于《云南志》(即《蛮书》)。在云南铁桥城(今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西北塔城)西北之大施赕、小施赕、剑寻赕(均在今云南维西县境)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兼事农业、手工业。男以缯布为缦裆裤。妇女从顶横分其发,当额并顶后各为一髻。男女皆跣足,披牛羊皮。部落主受吐蕃封号。贞元十年(794),南诏攻占其城邑,虏其王寻罗并宗族置于蒙舍城,给养之。一说“施”、“顺(顺蛮)”与“”、“巂”同音,为两汉时巂、昆明后裔。南诏末期与顺蛮、长裈蛮统一形成卢蛮。为今傈僳族先民。

猜你喜欢

  • 龙龛手镜

    书名。辽代僧人行均(字广济,俗姓于)撰。共4卷。为研读佛经而作的通俗字书,或于辽统和十五年(997)。收26430余字,注163,170余字,共189610余字。部首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为1卷,每卷

  • 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

    清朝派驻乌里雅苏台办事的大臣。等级略次于将军。额设两员,一员由满蒙京官内简放,办理乌里雅苏台等地方事务;一员由喀尔喀四部中的贝勒、贝子中选任,办理喀尔喀四部事务。大臣驻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札布哈朗特)

  • 后仇池国

    东晋南北朝时期略阳清水氐人杨氏所建政权。东晋太元十年(385),前仇池国君主※杨难敌曾孙※杨定从西燕逃回陇右,徙治历城(今甘肃成县西),置仓储于百顷仇池,召集氐、汉千余家,自号龙骧将军、平羌校尉、仇池

  • 尸逐骨都侯

    匈奴官名。分左右。位在骨都侯之下。为匈奴异姓大臣,多由名族呼延氏、兰氏、须卜氏、丘林氏等贵族子弟担任。呼延氏居左位,兰氏、须卜氏居右位,主断狱讼,裁决之案面报单于,无文簿记录。

  • 宗人府

    清代掌管皇族事务的中央机构。顺治九年(1652),仿明制设立,位列内阁、六部之上。置宗令1人、左右宗正各1人、左右宗人各1人,皆于王公贵族中选任,掌皇族之政令,管本府之官属,凡※宗室、※觉罗,均受其管

  • 噶勒达玛

    1635—1666.卫拉特蒙古和硕部台吉。又译噶尔第巴、噶尔旦木巴。博尔济吉特氏。※鄂齐尔图车臣汗次子。顺治九年(1652),随父远征哈萨克,杀扬吉尔苏丹(一称江格尔汗)。十四年(1657),因父、叔

  • 色棱墨尔根

    ?—1680清代蒙古王公。阿巴哈纳尔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多尔济伊勒登长子。初依喀尔喀蒙古车臣汗硕垒,驻牧于克鲁伦河,后为喀尔喀所迫,南徙绰诺陀罗海。康熙五年(16

  • 忽雷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弹拨乐器。其渊源及语源待考。一说蒙古语称之为“胡尔”,为※火不思的变异。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小忽雷出自晚唐。据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及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时韩滉(723

  • 于谨

    493—568北魏至北周大臣。字思敬,小名巨弥(一作巨引)。河南洛阳人。鲜卑于氏(原为万忸于氏)。陇西郡守于提子。晓经史,尤好《孙子》兵书。初屏居闾里,未有仕进之志。正光四年(523),始为铠曹参军,

  • 扯手带

    骑马使用的一种带子。用丝线或棉线织成,长1丈至2丈,宽1寸5分,双层。射箭时作为腰带围系在长袍外面的腰间,骑马或乘车时用作缰绳,则称之为“马扯手”。清代以带的颜色区分等级,皇帝使用明黄色,亲王、郡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