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旗地

旗地

清代八旗成员所占有的田地。始于天命六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辽沈地区实行“计丁授田”,每一成年旗丁授田6垧。后继续推行此制,于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1662—1722)初年,清政府先后进行三次大规模的圈地,共圈占畿辅官民田地16万余顷,各地驻防八旗亦进行圈占,分别授予八旗成员。此畿辅旗地、驻防旗地和入关前巳圈占的盛京旗地即构成清代文献中所说的“八旗旗地”。分为4类:皇庄,亦称官庄,为皇帝私产,有内务府官庄,盛京户部、礼部、工部官庄及三陵所属官庄;王庄,即八旗王公贵族的庄园;官员庄田,即八旗官员占有的土地;兵丁“份地”,即八旗兵丁按丁分给的土地。官员庄田和兵丁“份地”称为“一般旗地”。清初圈占的旗地又称“老圈地”,免除田赋。以后八旗人员另行垦荒的“旗余地”、“升科地”等,则需按亩上交田赋。清初禁止“旗民交产”,不准汉人典买旗地。但至乾隆四年(1739),畿辅“民典旗地已不下数百万亩、典地民人不下数十万户”。嗣后,畿辅、奉天和吉林的旗地大半都典卖与民人。咸丰二年(1852),清政府公布“旗民交产章程”,允许将关内旗地卖与汉民。此后时行时止,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已准许“旗民交产”,汉民不仅可典买关内旗地,亦可典买关外旗地。同年,丈放锦州官庄,庄头、壮丁、佃农只要交银,同样可以买到庄地。民国初年,关内外的皇庄、王庄相继丈放。奉天实行“田赋划一”(旗地民田按同一税率纳税)。至此,旗地遂告结束。

猜你喜欢

  • 沃沮城

    古地名。故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一说应在图们江流域附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亡朝鲜,置玄菟等4郡,其为玄菟郡治所在。始元五年(前82),郡治迁高句骊县(治所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南兴京老城

  • 越人歌

    春秋时榜世越人船夫唱的一首歌。楚国令尹鄂君哲在泛舟时听到越人船夫拥楫而歌,韵律优美,情感动人,因楚越语言不通,把歌词用汉语记音的方法记录下来,并请人翻译为汉语。后世广为流传。是研究越族语言的珍贵资料。

  • 长子主祭

    古代蒙古族习俗。蒙古旧俗,长子主祭,※幼子主丧。凡氏族长,一般由本氏族长支的长子担任,传统上执行祭祀之职,居于本氏族的领袖地位。其最贵者可获※别乞尊称。成吉思汗时因之,在他即汗位之后,曾授予巴阿邻氏长

  • 小山

    见“载瓦”(1843页)。

  • 莫一大王

    旧时壮族供奉的神祗。流行于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柳江、融安、鹿寨、龙胜等县壮族地区。相传莫一大王为宋代壮族英雄,有移山倒海本领,后被朝廷杀害,变成灵验的神灵。旧时几乎每家神龛上都写着“敬祀通天圣

  • 正统

    西夏军队职官。西夏语音“正暮”。系正统司之长官,为第一等。有副统辅佐。

  • 金熙

    十六国时期东胡首领。《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秦谓鲜卑之种居辽碣者为东胡”。率部驻牧平凉(治今甘肃平凉县),故又称平凉胡。依附于前秦,封平凉太守。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与安定北部都尉鲜卑没奕

  • 僰夷

    见“百夷”(747页)。

  • 寿陵

    西夏仁宗李仁孝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散即思

    ?—1432明代撒里畏兀儿首领。又译散西思。明洪武四年(1371),任曲先卫指挥同知。永乐二十二年(1424),因与安定卫指挥哈三之孙散哥劫杀朝使,遭都指挥李英攻击,逃遁。宣德(1426—1435)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