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晰扬掌

晰扬掌

回族拳术。元末明初始于安徽。从第一代始祖沙阿訇起,至今已有20代。回族内部以“秘谱”相传。今流传于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及安徽蚌埠、滁县、阜阳、合肥、六安等地,均有门人。多在“查拳”门下,以查拳”为主,兼习晰扬掌。河南等地又创“晰扬鞭”等。此掌要求柔、烈、凶、猛、威于一体,各技法灵活多变。招招意明,式式相应,随招变式,意到式随。重教旨(伊斯兰教义),不先击人。讲究手脚齐到,以掌帖身,柔其身,找其穴,击其要害。其拳,最重要有122势、4仕、4象、5卒、10掌、8炮。其余为后人之发展。

猜你喜欢

  • 索诺木衮布

    ?—1769卫拉特蒙古杜尔伯特汗。绰罗斯氏。特固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长子。乾隆二十三年(1758),受命袭汗爵,兼盟长。同年夏,以身病往库伦拜谒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请诵经庇佑。次年,徙牧乌兰古木(今蒙

  • 乞伏保

    又作乞伏宝。北魏镇将。高车部(敕勒)乞氏(原为乞袁氏)。父乞伏居,显祖献文帝(465—471年在位)时为散骑常侍,领牧曹尚书,赐爵宁国侯。父死,袭侯爵,例降为伯,稍迁左中郎将。出为鄯善镇将。以事母孝谨

  • 昭慈寺

    召庙名。亦名喇嘛苏庙,又称强木恩林寺。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东哈达英格嘎查。清康熙四十年(1701)兴建,清廷赐名“昭慈寺”,庙宇为藏式建筑。寺内有铜佛1040尊,《甘珠尔经》一部。民国二十四

  • 都尔噶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区官名。维吾尔语音译,意为阿奇木首领官。据说在喀什噶尔(今喀什)和库车一带,是指衙门下级官员、士兵或警察。

  • 穆斯林

    阿拉伯语音译。又译穆士林或穆思林。①为“归顺者”“顺从者”之意。指顺从伊斯兰教唯一的神“安拉”(中国穆斯林或译为“真主”)旨意的人。为伊斯兰教信徒之通称。 ②有以此为人名或书名者。如阿拉伯伊斯兰著名学

  • 宣慰司司狱

    官名。明代在宣慰司内所置管监狱的小土官。以土兵头目充任。

  • 涉勒

    见“敕勒”(1983页)。

  • 黑养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最高封建政权中的管狱官,兼管司署府内灯火。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小二十田级”,领有薪俸谷子300挑(每挑约合50斤)。

  • 阿拉善额鲁特

    蒙古旧部名。因在河套之西,又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厄鲁特。一说阿拉善即阿拉山,亦即贺兰山。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辖境东至贺兰山,与宁夏府接壤;南与凉州府、甘州府为邻;西至古尔鼐,与额济

  • 云阳集

    书名。一作《云阳李先生文集》。元李祁撰。10卷,附录1卷。祁,茶陵(今属湖南)人,字一初,别号希蘧。元统元年(1333)进士,为左榜第二(元制汉人南人应试者列左榜,位在右榜即蒙古、色目人所列榜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