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曷思麦里

曷思麦里

?—1255

西辽及元朝将领。虎思斡耳朵人。初为西辽末主直鲁古近侍,后任虎思斡耳朵所属可散城之八思哈(镇守官)。元太祖十三年(1218),率众降蒙,为先锋,从蒙将哲别追击西辽帝屈出律,斩首以献。继降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押儿牵(今新疆莎车)、斡端(今新疆和田)诸城。十五年(1220),从征寻思干(今撒马尔罕)和花剌子模(今咸海南),在玉龙杰赤(今基发附近)败其首领摩诃末子扎兰丁,追至你沙不儿(今伊朗尼夏普尔),战于秃马温山(今伊朗德马温德山),获大胜,占领阿剌黑城、玉儿谷、德痕(今伊朗达姆甘)、憨颜城。继续西进,降曲儿忒(今土耳其凡湖西北)、失儿湾(今里海西北),败谷儿只部(今格鲁吉亚一带)、阿速部(今阿塞拜疆一带),又招降黑林城,进击斡罗思于铁儿山,擒其首领密只思腊,平钦察(今里海北),攻康里(今咸海东北),在孛子八里城败其首领霍脱思罕。于阿剌思不剌思拜见成吉思汗,完成绕黑海远征。受嘉赏,擢必阇赤(令史),令居左右,随讨西夏。太宗窝阔台时,令领奥鲁事,从攻金,败金将完颜合达。四年(1232),任怀孟州达鲁花赤(镇守官),佩金符。次年,击退金将强元帅反攻,招降总帅范真,受降万余众。十一年(1239)六月,为扎鲁花赤(断事官)。翌年,迁怀孟、河南28处都达鲁花赤。病卒。

猜你喜欢

  • 汩咄部

    即“伯咄部”(1090页)。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和尔盖山接本部左翼后旗界,西至沙喇哈达接本部左翼中旗界,南至搜吉乌苏接本部左翼后旗界,北至伯尔克山接俄罗斯边界。有佐领二个半。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康熙二十七年(1688)

  • 亦都护

    突厥语译音。亦译易都护、邑都护,亦都兀惕。古突厥、回鹘首领称号。始见于鄂尔浑碑铭。7世纪定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北部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一带的铁勒拔悉蜜部统治者及12—13世纪高昌回鹘首领亦称之,并将所居之

  • 后燕

    十六国之一。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之鲜卑慕容氏所建。前燕建熙十年(369),前国君慕容皝子慕容垂因与太傅慕容评不睦,投奔前秦苻坚。次年,助秦灭燕。后乘前秦淝水之战兵败之机,于晋太元九年(384)举

  • 鄜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天历三年(1330),明宗和世㻋子懿璘质班(宁宗)受封。

  • 独卢金

    契丹语地名。据考证,即宋人所记“云中甸”,为云中县(今山西大同)境郊野之地。契丹六院部大王及都监秋冬居址。辽道宗耶律弘基常幸此驻跸。

  • 孝静成皇后

    1812—1855清宣宗旻宁之妃。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女。初为静贵人,后册封为静皇贵妃。孝全皇后卒,文宗年方10岁,妃抚育有恩。及文宗即位,尊为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18

  • 那文毅公奏议

    书名。清那彦成撰。子容安辑。80卷。该书是作者任西宁办事大臣、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直隶总督、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职时的奏疏汇编。奏议始于嘉庆四年(1799),止于道光十一年(1831)。书中对张格尔叛乱

  • 南木哥

    土族汪土司始祖。本为蒙古族,其后世逐渐融合于土族中,遂以汪为姓。明洪武四年(1371),率壮丁归附明朝,以功授指挥佥事,调宁波副千户守御。曾辖有“土舍”、“土民”百余户、男女500余人。附汪土司世系(

  • 阿勒楚喀河

    见“按出虎水”(16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