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木速蛮

木速蛮

元代对伊斯兰教徒的称谓。为波斯语、阿拉伯语音译,又作谋速鲁蛮、没速鲁蛮、木速鲁蛮。铺速满,即今译穆斯林。元代汉文文献通常将西域各族之木速蛮称为回回。多为当时东来中国的中亚、波斯籍军士、工匠、官员、商人及学者等。,东南沿海地区也有一小部分木速蛮是唐宋时期寓居中国的波斯、大食人的后裔。广泛散布于全国各地,一般呈大分散、小集中状态,世代保持伊斯兰教信仰及其制度和习俗。元代,木速蛮属于四等人中色目人之一种,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而高于汉人、南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元朝统治者采取各种宗教兼容政策,其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都不受限制,故皆长期保持自己的特点,虽受汉族强烈影响,普遍接受汉文化,仍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居民有别,而逐渐形成为回族。

猜你喜欢

  • 腰站

    指在两个相距较远的驿站之间设置之驿站。清制,台站除正站外,有时亦设腰站,蒙古语称“扎古尔玛克”或“哈必尔噶”,根据人员、设备来区分。一般规定,正站为50家,称“塔宾格尔”,腰站为20家,称“和林格尔”

  • 六韬西夏文译本

    西夏文译汉文兵书。原本为战国时人托吕望名而辑。西夏文译者佚名。木刻本,蝴蝶装,页面有两种,一种为23×16厘米,一种为21×17厘米。残存45面,为第一至第四卷的部分内容,无注释。其中有7面背面写有《

  • 哲里麦

    见“者勒蔑”(1348页)。

  • 留吁

    春秋时赤狄的一支。分布在今山西长子、屯留一带,东部为赤狄潞氏、铎辰等部的居牧区,周围有晋人居住,奉潞氏为盟主。周定王十三年(前594),晋败赤狄诸部于曲梁(今河北鸡泽),灭潞氏,遂失依靠。翌年,并于晋

  • 三龙祠

    匈奴人祭祠。《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正月聚于单于庭,五月集于龙城(又作茏城),秋大会于林。主要祭祀祖先、天地和鬼神,南单于南附后

  • 讹仆括部

    契丹部族名。以※奚族降民所置。其部民原为契丹皇族宫帐奴隶,由夷离堇(军事首领)管辖。辽圣宗时(982—1031)释免奴隶,置为部,为圣宗三十四部之一,部民取得平民地位。改设节度使管辖,隶南府,居望云县

  • 固都逊

    卫拉特蒙古人传统皮靴。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地。以牛皮制成。用料因人而异,台吉多用红香牛皮,中嵌鹿皮,饰以文绣。宰桑也用红香牛皮,但不嵌鹿皮,也不饰文绣。普通牧民穿皮履,或黑或黄,不敢用红色。妇女靴履与男

  • 达赤赞普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六位赞普。姓勃窣野。※美赤赞普与王妃达吉拉莫嘎莫之子。藏史称以其五世祖※聂赤赞普为首之七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思赤赞普嗣。

  • 回拔

    见“回跋部”(782页) ②见“辉发部”(2200页)。

  • 献冰日

    青海互助等地土族民间节日。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八举行。届时人们呜鸣即起,到河边背取冰块置于庭院屋檐下、房内柜上、大门口、田边地头、粪堆等处。男女老少皆食用冰水做的豆面油搅团(散饭)。并将第一碗搅团献于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