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李继周

李继周

943—1009

宋朝边将。党项族。延州金明(今陕西安塞东南)人。金明镇使李孝顺子。嗣掌本族事务。太平兴国三年(978),与党项东山部兵战于清化砦获胜,杀3千人,补殿前承旨。雍熙中(984—987)又连败末藏、末腋等族於浑州西山。淳化四年(993)迁殿直,赐介胄、戎器、茶彩。五年,败李继迁於石堡砦,以功转供奉官,复加恩赏,仍赐官第。参与规划修筑阿都关、塞门、卢关等边砦城,率所部袭击卢关磨卢家、媚咩、拽藏等族。至道二年(996),授西京作坊副使,命为延州路踏白先锋,与李继迁邀战,却之。咸平初(998)改西京左藏库副使。三年(1000),复为先锋,深入夏境,焚积聚,杀人畜,获器甲凡60余万,授供备库使,领金明县兵马都监,新砦解家河卢关路都巡检。五年(1002)。授西京作坊使。景德元年(1004)受真宗诏率兵会同李继福于麟州击退李继迁部,加领诚州刺史。

猜你喜欢

  • 塔布

    地名。在西藏山南地区。松赞干布时,为前后藏五大翼中约如之一部。因当时其地居有塔氏为主的部落,故名。后改为加查、朗、拉加瑞、匝鲁木吉、金东五宗(相当内地县),约当今西藏自治区加查县和朗县境。噶玛噶举派为

  • 韦翁同

    明代黔桂边界少数民族反明首领。广西化从寨人。族属不详。寨长。宣德(1426—1435)中,与贵州都匀卫陈蒙烂土长官司(今贵州三都)及古州(今榕江)的苗、水、侗、壮、瑶等民族联合,抗赋税,攻卫所官军。官

  • 差地

    藏语“差新”、“差兴”、“差莎”、“差丹莎新”的意译。即支差的土地。民主改革前藏族地区称为※差巴的农奴从农奴主处分得的一种份地名。其条件是必须保证为农奴主支应各种徭役,或者还有实物、货币等,并被固着在

  • 晋美益西扎巴

    见“罗布藏阿旺济克美扎巴”(1427页)。

  • 钵铎创那

    见“巴达哈伤”(414页)。

  • 元德

    西夏崇宗李乾顺年号。1119—1126年,凡8年。

  • 人质制度

    又称“坐质”或“坐班”制度。明、清、民国时期四川凉山彝族等地区实行的一种反动统治制度。明、清、民国时期,当地统治者命令彝族(主要是黑彝)各家支头人或亲属到府、州、县城去坐牢当人质,三个月、半年或一年轮

  • 卡地喀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卡地喀哇寺、喀的喀寺、卡地沟寺,清代汉文文献称静宁寺。“卡地喀”,藏语意为“乌鸦嘴”。在青海民和县。宗喀巴弟子索南桑布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建。为民和县内格鲁派较大寺院之

  • 钁里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承天皇太后※宗德宫。又,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有东、西钁里之名。

  • 耶律斜涅赤

    契丹开国初将领。字撒剌。原字铎盌。契丹族。六院部舍利房褭古直之后。早年归隶辽太祖阿保机,时多疾,饮阿保机所赐樽酒后,病愈,以契丹语酒樽曰:“撒刺”,遂依诏易其字。太祖元年(907),阿保机称帝,选诸部